“甘膏滴滴是精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甘膏滴滴是精誠”全詩
只怪閭閻喧鼓吹,邑人同報朿長生。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所居永樂縣久旱,縣宰祈禱得雨,因賦詩》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所居永樂縣久旱,縣宰祈禱得雨,因賦詩
尋地佃農禾子食,望天大旱薦廟宇。甘膏滴滴是精誠,晝夜如絲一尺盈。只怪閭閻喧鼓吹,邑人同報朿長生。
中文譯文:
長期居住在永樂縣,經歷了長時間的干旱。縣宰進行祈禱后終于下起了雨,因此賦詩。
尋找田地的佃農,為了解決大旱帶來的糧食問題,期望著上天能聽到我們對廟宇的祈禱。用盡全力、虔誠至極,我們的祈禱心意如同盛滿了一尺高的甘膏,滴滴成珠。可惜有閭閻官員喧鬧著吹噓,只愿受害百姓共同呼喚重要的人物,希望能有豐盈的生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李商隱的作品,寫了一個長期干旱的永樂縣,縣宰進行祈禱后終于下起了雨,因此李商隱以這樣一篇賦詩表達了他對這次得雨的喜悅和感激之情。
詩中通過描寫佃農和縣宰的祈求來展現人們對雨水的渴望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詩句中提到“甘膏滴滴是精誠,晝夜如絲一尺盈”,形象地表達了人們虔誠的祈禱和期盼。
然而,詩中也傳達出一種諷刺之意。詩中提到縣宰祈雨時,有閭閻喧鼓吹噓,這些官員只關心自己的功勛和地位,而忽略了民眾的困境和需求。這是對官員的批評,也是對社會現象的諷刺。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揭示了詩人對雨水的渴望和對社會現象的反思,展示了李商隱深沉的思考和對人民疾苦的關注。
“甘膏滴滴是精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ǒ jū yǒng lè xiàn jiǔ hàn, xiàn zǎi qí dǎo dé yǔ, yīn fù shī
所居永樂縣久旱,縣宰祈禱得雨,因賦詩
gān gāo dī dī shì jīng chéng, zhòu yè rú sī yī chǐ yíng.
甘膏滴滴是精誠,晝夜如絲一尺盈。
zhǐ guài lǘ yán xuān gǔ chuī, yì rén tóng bào cì cháng shēng.
只怪閭閻喧鼓吹,邑人同報朿長生。
“甘膏滴滴是精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