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夕見燒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竟夕見燒焚”全詩
居人只尚武,過客謾投文。
馬怯奔渾水,雕沈莽蒼云。
沙田積蒿艾,竟夕見燒焚。
分類:
作者簡介(喻鳧)
生活在唐代的詩人喻鳧是一位非常典型的江南才子,《唐才子傳》卷七記載了他簡短的生平,《唐才子傳》中載:“鳧,毗陵人,開成五年,李從實榜進士,仕為烏程縣令,有詩名。”1458作為進士出身,喻鳧一生創作甚豐,但《全唐詩》僅收錄喻鳧詩一卷又一首,計65首。這也是他一生之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晚次臨涇》喻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次臨涇
路入犬羊群,城寒雉堞曛。
居人只尚武,過客謾投文。
馬怯奔渾水,雕沈莽蒼云。
沙田積蒿艾,竟夕見燒焚。
譯文:
夜晚到達臨涇,
路上有許多犬羊群,
城寒風吹雉馳而至,
城墻暮色漸濃。
居住的人只注重武力,
過路的游人都茫然投向文化。
馬兒膽怯地跑進了渾水中,
雕鳥深陷在蒼茫的云霞中。
田地積滿了蒿艾草,
整個夜晚都看到火焰燃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臨涇為背景,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觀以及居民和過客之間的差異,展現了唐代社會的一些現象。詩人通過“路入犬羊群”描繪了夜晚的道路上有許多狗和羊群,生動地展現了夜晚的景色。接著用“城寒雉堞曛”這句,表達了城市中冷風吹過城墻,黃昏的陰影逐漸增加,給人一種冷寂的感覺。
然后,詩人通過對居民和過客的描繪,呈現出他們的不同態度和生活方式。詩句“居人只尚武,過客謾投文”表明居民們重視武力,而過客們則更注重文化和知識。這是對唐代社會的一個觀察,也反映了文人和武人之間的差距。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一幅動態的畫面,用“馬怯奔渾水,雕沈莽蒼云”這兩句來展現了馬兒害怕地跑進渾水中,雕鳥深陷在蒼茫的云霞中,給人一種突發的景觀。
最后兩句以“沙田積蒿艾,竟夕見燒焚”結束,表現了田地堆滿了蒿艾草,整個夜晚都可以看到火焰的燃燒。這句句子又回到了臨涇的景觀,展現了田地被燃燒的景象。
整首詩通過描寫景色、描述人物和場景來展現唐代社會的一些現象和不同的生活態度。同時,詩人運用了形象明確、意境深遠的語言來傳達情感和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邃,具有一定的隱喻和象征意義,值得品味和欣賞。
“竟夕見燒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cì lín jīng
晚次臨涇
lù rù quǎn yáng qún, chéng hán zhì dié xūn.
路入犬羊群,城寒雉堞曛。
jū rén zhǐ shàng wǔ, guò kè mán tóu wén.
居人只尚武,過客謾投文。
mǎ qiè bēn hún shuǐ, diāo shěn mǎng cāng yún.
馬怯奔渾水,雕沈莽蒼云。
shā tián jī hāo ài, jìng xī jiàn shāo fén.
沙田積蒿艾,竟夕見燒焚。
“竟夕見燒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