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夕鳥先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夕鳥先宿”全詩
氣蒙楊柳重,寒勒牡丹遲。
未夕鳥先宿,望晴人有期。
何當廓陰閉,新暑竹風吹。
分類: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春暮對雨》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暮對雨》是唐代詩人劉得仁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的黃昏下雨微微,讓人誤以為是秋葉飄落的時候。空氣中彌漫著沉重的柳絮,寒意阻礙了牡丹的開放。尚未黃昏的時候鳥兒就找地方歇息,期待著晴天的到來。期待何時能在陰涼的地方避暑,并享受新熱竹的涼風。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黃昏下雨的景象,表現了季節的變遷和自然的美麗。作者通過雨、楊柳、牡丹等元素,將春天的寒冷和暖意相結合,引發讀者對于春天的獨特感悟和體驗。詩中還表達了對于春天的期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受與期待。通過描繪春暮下雨的情景,將寒意與溫暖交織在一起,使得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季節的轉變以及自然界的美妙變化。詩中運用了諸多意象,如雨、楊柳、牡丹等,使得詩詞更加生動、形象化。同時,詩人通過對鳥兒與人的描寫,表達了對于春天的期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恰到好處的抒情,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的春天世界,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未夕鳥先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mù duì yǔ
春暮對雨
chūn mù yǔ wēi wēi, fān yí zhuì yè shí.
春暮雨微微,翻疑墜葉時。
qì méng yáng liǔ zhòng, hán lēi mǔ dān chí.
氣蒙楊柳重,寒勒牡丹遲。
wèi xī niǎo xiān sù, wàng qíng rén yǒu qī.
未夕鳥先宿,望晴人有期。
hé dāng kuò yīn bì, xīn shǔ zhú fēng chuī.
何當廓陰閉,新暑竹風吹。
“未夕鳥先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