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月過三更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窗前月過三更后”出自唐代劉得仁的《秋夜》,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chuāng qián yuè guò sān gēng hòu,詩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窗前月過三更后”全詩
《秋夜》
秋氣滿堂孤燭冷,清宵無寐憶山歸。
窗前月過三更后,細竹吟風似雨微。
窗前月過三更后,細竹吟風似雨微。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秋夜》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夜》- 劉得仁
秋氣滿堂孤燭冷,
清宵無寐憶山歸。
窗前月過三更后,
細竹吟風似雨微。
中文譯文:
深秋的寒氣填滿了整個房間,獨自一支燭臺冷冷清清。
寧靜的夜晚,無法入眠,回憶著故鄉的山巒。
窗前的明月閃過三更之后,
細竹隨風低吟,仿佛細雨紛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靜的秋夜景象,詩人感受著秋天的寒冷和孤獨。他無法入眠,思念著故鄉的山巒。窗前的明月從深夜時分到來之后,細竹在微風中發出低沉的聲音,仿佛是細雨紛飛。詩人借此抒發了他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
賞析:
這首詩用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秋夜的寂靜和冷清。室內的秋氣凝聚成一片,孤獨的燭臺映照出寂寥的氛圍。詩人無法入眠,思念著遙遠的故鄉,回憶著山水之間的美景。在凌晨三更過后,窗前的明月從黑暗中若隱若現,給人以溫暖的感覺。細竹受到微風的拂動,發出沙沙的聲音,像是輕柔的雨滴落在窗戶上。整首詩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描述了詩人內心的思鄉之情和對溫暖的渴望,給人一種凄涼而又溫馨的感覺。通過對一種特定的季節氛圍的描繪,詩人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窗前月過三更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秋夜
qiū qì mǎn táng gū zhú lěng, qīng xiāo wú mèi yì shān guī.
秋氣滿堂孤燭冷,清宵無寐憶山歸。
chuāng qián yuè guò sān gēng hòu, xì zhú yín fēng shì yǔ wēi.
窗前月過三更后,細竹吟風似雨微。
“窗前月過三更后”平仄韻腳
拼音:chuāng qián yuè guò sān gēng hòu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窗前月過三更后”的相關詩句
“窗前月過三更后”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窗前月過三更后”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窗前月過三更后”出自劉得仁的 《秋夜》,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