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京洛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今京洛塵”全詩
斷崖如避馬,芳樹欲留人。
日夕猿鳥伴,古今京洛塵。
一枝甘已失,辜負故園春。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旅次商山》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旅次商山》是唐代趙嘏的一首詩,詩中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經過商山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役役依山水,何曾似問津。
斷崖如避馬,芳樹欲留人。
日夕猿鳥伴,古今京洛塵。
一枝甘已失,辜負故園春。
詩中描繪了山水之旅中的景色和心情。首兩句“役役依山水,何曾似問津。”表達了作者沿著山水之間的路途行進的辛苦,也暗示了他的心境不穩定。下兩句“斷崖如避馬,芳樹欲留人。”描述了眼前的景色,有高峻的斷崖和怡人的芳樹,顯示出山水之間的美麗景色,引起了作者對這里的向往欲望。
接下來的兩句“日夕猿鳥伴,古今京洛塵。”表達了作者在山水之間過夜時能夠與猿鳥為伴,又指出這些山水景觀承載了古今眾多騷人墨客的足跡。最后兩句“一枝甘已失,辜負故園春。”抒發了作者離開故園的感嘆之情,表示自己因身在他鄉而感到愧疚,愧疚于自己無法珍惜春天和家鄉所給予的美好。
這首詩通過描繪山水之旅中的景色和心情,表達了作者對故園的思念和追憶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色的描繪和自我內心的表達,形成了一種苦中帶甜的旅途之感。通過山水景色的描繪和內心感受的抒發,傳達了作者在異地行旅中的孤寂和思鄉之情,也表現了作者對故園和溫暖春光的向往和思念。
“古今京洛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cì shāng shān
旅次商山
yì yì yī shān shuǐ, hé zēng shì wèn jīn.
役役依山水,何曾似問津。
duàn yá rú bì mǎ, fāng shù yù liú rén.
斷崖如避馬,芳樹欲留人。
rì xī yuán niǎo bàn, gǔ jīn jīng luò chén.
日夕猿鳥伴,古今京洛塵。
yī zhī gān yǐ shī, gū fù gù yuán chūn.
一枝甘已失,辜負故園春。
“古今京洛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