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客窗含楊柳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客窗含楊柳風”全詩
何處相逢話心地,月明身在磬聲中。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宿僧舍》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宿僧舍》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僧夜間滴著芙蓉花的花露,
遠客窗戶傳來柔和的柳樹風聲。
不知在何處相遇,交談心境,
月亮明亮,身體在僧院里聽到磬聲。
詩意:
這首詩以宿舍為背景,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來表達思索和情感。詩人觀察到高僧在夜晚滴著芙蓉花的花露,遠客住在一個窗戶邊,側聽楊柳的柔和風聲。他們彼此不知道在何處相遇,但仍相互交談,分享內心的感受。整首詩以僧舍的寧靜和寂靜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思考和自省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高僧和遠客的描繪,展示了一種寧靜和寂靜的氛圍。詩人以芙蓉花露滴落的場景來開篇,表達了夜晚的寧靜和僧舍的清靜。接著,通過描寫窗外傳來的柳樹風聲,更加強調了這種寧靜氛圍。詩人將自己置身其中,與高僧和遠客分享心境,借助月亮的明亮和磬聲的存在,表達了自己在這種寧靜中思索和尋求答案。
整首詩淡雅而富有意境,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物的描繪,傳達出一種思考人生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情感。詩人巧妙地運用聲音和視覺元素,使整首詩具有音樂感和畫面感,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思考。這是一首具有哲理性質的詩,讀來令人陶醉和沉思。
“遠客窗含楊柳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sēng shè
宿僧舍
gāo sēng yè dī fú róng lòu, yuǎn kè chuāng hán yáng liǔ fēng.
高僧夜滴芙蓉漏,遠客窗含楊柳風。
hé chǔ xiāng féng huà xīn dì, yuè míng shēn zài qìng shēng zhōng.
何處相逢話心地,月明身在磬聲中。
“遠客窗含楊柳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