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倚欄干花露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倚欄干花露中”全詩
荀家兄弟來還去,獨倚欄干花露中。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寄梁佾兄弟》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梁佾兄弟
桃李春多翠影重,
竹樓當月夜無風。
荀家兄弟來還去,
獨倚欄干花露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了一個寄托情誼的場景。詩人以唐代宰相荀家兄弟為對象,以春天的桃花、杏花和翠竹,夜晚的月亮、無風之夜的竹樓,以及花露點綴的欄桿為背景,描述了詩人獨自倚欄思念荀家兄弟的情景。
首句以描繪春天的景象開篇,通過桃花和翠竹的形容詞“多”和“重”,表達了春天的繁華和生機盎然。接著,詩人將場景轉移到夜晚,描繪了無風之夜的竹樓和明亮的月光,給人一種寧靜、安詳的感覺。
下半首以“荀家兄弟來還去”作為轉折,表達了詩人對荀家兄弟歸來和離去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獨倚欄干花露中”,以詩人獨自倚在欄桿上的形象,把思念之情更加鮮明地表達出來。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景物的描寫和詩人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對荀家兄弟深深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春天的繁華、夜晚的寧靜和詩人的孤寂感,表達了友情的珍貴和深厚。整首詩詞意境深遠,情感真摯,給人以溫馨而又深思的感受。
中文譯文:
寄給荀家兄弟
桃花杏花春天盛開,翠竹的影子重重疊疊。
夜晚,竹樓上沒有風,
明亮的月光照耀著。
荀家兄弟來了又走,
我獨自倚在欄桿上,靜靜地思念,
像花露一樣點綴著。
詩意和賞析:
本詩以詩人思念荀家兄弟為主題,通過描寫春天繁花盛開、無風夜晚的竹樓和詩人獨自倚在欄桿上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情深厚的思念之情。整首詩節奏明快,意境深遠,情感真摯,給人以溫馨的感受,同時也引發人們對友情的思考。
“獨倚欄干花露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iáng yì xiōng dì
寄梁佾兄弟
táo lǐ chūn duō cuì yǐng zhòng, zhú lóu dàng yuè yè wú fēng.
桃李春多翠影重,竹樓當月夜無風。
xún jiā xiōng dì lái huán qù, dú yǐ lán gān huā lù zhōng.
荀家兄弟來還去,獨倚欄干花露中。
“獨倚欄干花露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