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對一尊風雨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對一尊風雨夜”全詩
獨對一尊風雨夜,不知家有早朝人。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題段氏中臺》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段氏中臺》這首詩是唐代趙嘏所作。詩中描繪了一幅山水景色的圖畫。
詩的中文譯文為:
看山臺下水無塵,
碧筱前頭曲水春。
獨對一尊風雨夜,
不知家有早朝人。
詩意描繪了一個山臺下的景色,水面上沒有微塵,清澈如鏡。水面前種滿了碧綠色的蘆葦,春天的曲水河道展現出來。詩人獨自對著一尊酒,獨自面對風雨的夜晚;他不知道家中是否有人早早起床上朝。
這首詩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描繪的景色:詩中描繪的山水風景既清新又恬靜,把人們帶入了一個寧靜的環境中。水面無塵,山臺下的景色讓人心生寧靜,令人產生遐想。這種山水景色的描繪是唐代詩歌常見的表現手法。
2. 獨自面對風雨:詩中描繪了詩人獨自對著一尊酒,面對風雨的夜晚。詩人的孤獨感和對風雨的抵抗給詩中增添了一種悲壯的意境,可以聯想到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3. 家有早朝人:詩的最后兩句表達出詩人對早朝人的關切和思念之情。詩中輕輕帶過了家庭的存在,但卻通過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牽掛和思念。這種對家的思念展現了作者的人情之感。
綜上所述,這首詩以婉麗、清新的筆墨描繪了一幅宛如圖畫的山水美景,同時透露出詩人孤獨和對家人的思念之情。這種寫景與抒懷相結合的手法,展現了唐代詩歌的風格特點。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詩人內心情感的流露,給人以深深的思考與想像空間。
“獨對一尊風雨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uàn shì zhōng tái
題段氏中臺
kàn shān tái xià shuǐ wú chén, bì xiǎo qián tou qǔ shuǐ chūn.
看山臺下水無塵,碧筱前頭曲水春。
dú duì yī zūn fēng yǔ yè, bù zhī jiā yǒu zǎo cháo rén.
獨對一尊風雨夜,不知家有早朝人。
“獨對一尊風雨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