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須鬢綠無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對山須鬢綠無塵”全詩
住山道士年如鶴,應識當時五老人。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贈五老韓尊師》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五老韓尊師
有客齋心事玉晨,
對山須鬢綠無塵。
住山道士年如鶴,
應識當時五老人。
詩意:這首詩是趙嘏贈送給韓尊師和五位年紀很大的道士的。詩人表達了對韓尊師和五位道士的崇敬之情,稱頌他們的高齡和對道教的執著。
賞析:詩人以“有客齋心事玉晨”開篇,形象地描繪了詩人與韓尊師和五位道士在清晨相聚的情景,客人是詩人自己,他們一起在齋房中心懷心事。接著,詩人以“對山須鬢綠無塵”形容五位道士,表現出他們修道多年,已經年老但仍心境寧靜,沒有俗塵的煩憂。
接著,詩人以“住山道士年如鶴”來形容這五位道士,將他們與仙鶴相比,表達了他們在修道路程中的堅持和長壽。最后一句“應識當時五老人”,表達了詩人之前認識這五位道士,并且對他們的年紀和修道心志非常敬佩。
整首詩形象地描繪了五位道士的身姿和修道精神,展現了詩人對他們的尊敬和敬仰之情。同時,也通過對這五位老道士的贊頌,表達了對道教修道精神的肯定和傳承。這首詩具有濃厚的儒釋道文化氛圍,展示了當時唐代文人對道教修行者的崇高評價。
“對山須鬢綠無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ǔ lǎo hán zūn shī
贈五老韓尊師
yǒu kè zhāi xīn shì yù chén, duì shān xū bìn lǜ wú chén.
有客齋心事玉晨,對山須鬢綠無塵。
zhù shān dào shì nián rú hè, yīng shí dāng shí wǔ lǎo rén.
住山道士年如鶴,應識當時五老人。
“對山須鬢綠無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