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千愁付一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馬上千愁付一杯”全詩
惟有新詩似相識,暮山吟處共徘徊。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途中》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途中》是唐代趙嘏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離別故園、旅途思鄉的情感。
詩中第一句“故園回首雁初來”表達了主人公離開故園,思念之情濃烈。當主人公回首望故園時,正巧有一群飛雁初次來到,這景象更加刺激了主人公的思鄉之情。
第二句“馬上千愁付一杯”,主人公騎著馬,心中的愁苦難以排遣。于是,他拿起一杯酒,將心中的千般愁緒付之一飲,以此減輕思鄉之憂。
第三句“惟有新詩似相識”,主人公的心情在寫作詩詞的過程中得到了舒緩和寄托。他感到自己的新創作如同與故鄉相識,這使得他更加堅定了創作的信心。
最后一句“暮山吟處共徘徊”,表達了主人公沐浴在暮色下的山野中,吟詠詩歌,內心的思鄉之情愈發強烈。他與自然和詩詞共同徘徊,相互交融,通過寫詩來緩解思鄉之苦。
整首詩以離鄉情思為主題,展現了主人公對故園離別的思念和心中的苦悶。通過詩歌的表達,詩人尋找到了減輕思鄉之憂的途徑,即寫作詩歌,與自然相互交融。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情感描繪,充滿了離別、思鄉的情感,展現了唐代詩人對家園的深深眷戀。
“馬上千愁付一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ú zhōng
途中
gù yuán huí shǒu yàn chū lái, mǎ shàng qiān chóu fù yī bēi.
故園回首雁初來,馬上千愁付一杯。
wéi yǒu xīn shī shì xiāng shí, mù shān yín chù gòng pái huái.
惟有新詩似相識,暮山吟處共徘徊。
“馬上千愁付一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