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留得滿城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聲留得滿城春”全詩
來值渚亭花欲盡,一聲留得滿城春。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淮南丞相坐贈歌者虞姹》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淮南丞相坐贈歌者虞姹》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淮南丞相坐贈歌者的方式,表達了對虞姹清歌的贊美和對春天永恒美好的祝愿。
綺筵無處避梁塵,虞姹清歌日日新。來值渚亭花欲盡,一聲留得滿城春。
詩詞的中文譯文:
綺麗的席地沒有地方可以避開梁塵,
虞姬的歌聲每一天都是新的。
他們來到渚亭時,花已經快要謝了,
但一聲歌留下了滿城的春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贊美虞姬的歌聲,表達了對春天永恒美好的祝愿。虞姬的歌聲每天都是全新的,充滿了活力和生機。詩人以淮南丞相坐贈歌者的身份,贊美了虞姬的音樂才華,并通過“綺麗的席地沒有地方可以避開梁塵”的描述,將虞姬的歌聲和春天的美好聯系在一起。詩人通過描繪渚亭上花快要謝了的場景,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春天的短暫。然而,虞姬的歌聲卻留下了春天的永恒,歌聲將滿城的春天留了下來。
整首詩構思巧妙,通過對虞姬歌聲和春天的聯想,表達了對美好和永恒的向往。詩人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營造出了一種音樂、生命和春天相融合的意境,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愉悅和陶醉的感覺。
“一聲留得滿城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nán chéng xiàng zuò zèng gē zhě yú chà
淮南丞相坐贈歌者虞姹
qǐ yán wú chǔ bì liáng chén, yú chà qīng gē rì rì xīn.
綺筵無處避梁塵,虞姹清歌日日新。
lái zhí zhǔ tíng huā yù jǐn, yī shēng liú dé mǎn chéng chūn.
來值渚亭花欲盡,一聲留得滿城春。
“一聲留得滿城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