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得勞生半日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靜得勞生半日身”出自唐代趙嘏的《發柏梯寺》,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jìng dé láo shēng bàn rì shēn,詩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靜得勞生半日身”全詩
《發柏梯寺》
一泓秋水千竿竹,靜得勞生半日身。
猶有向西無限地,別僧騎馬入紅塵。
猶有向西無限地,別僧騎馬入紅塵。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發柏梯寺》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發柏梯寺
一泓秋水千竿竹,
靜得勞生半日身。
猶有向西無限地,
別僧騎馬入紅塵。
譯文:
一片秋水千竿竹,
靜謐得讓人心神安定。
還有去向西方無盡的道路,
離開寺廟的僧侶騎馬走入繁華世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柏梯寺的景色和主題。詩人通過描述秋水和竹子的圖景,表現了寺廟的寧靜和令人心曠神怡的氛圍。然而,在詩的結尾,詩人提到有些人選擇離開寺廟,騎馬進入紛繁的人間世界,這表達了對人們不同選擇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柏梯寺及其周圍的景色和情景。秋水和竹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見的意象,它們的結合在詩中形成了一種安靜、清新的感覺。詩人通過寺廟和紅塵的對比,反映了不同選擇和生活方式之間的沖突和糾結。整首詩情感平靜、簡潔明了,給人以思考和啟發。
“靜得勞生半日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 bǎi tī sì
發柏梯寺
yī hóng qiū shuǐ qiān gān zhú, jìng dé láo shēng bàn rì shēn.
一泓秋水千竿竹,靜得勞生半日身。
yóu yǒu xiàng xī wú xiàn dì, bié sēng qí mǎ rù hóng chén.
猶有向西無限地,別僧騎馬入紅塵。
“靜得勞生半日身”平仄韻腳
拼音:jìng dé láo shēng bàn rì shēn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靜得勞生半日身”的相關詩句
“靜得勞生半日身”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靜得勞生半日身”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靜得勞生半日身”出自趙嘏的 《發柏梯寺》,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