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岫攀蘿上幾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危岫攀蘿上幾層”全詩
秋盡更無黃葉樹,夜闌唯對白頭僧。
風入古松添急雨,月臨虛檻背殘燈。
老猿嘯狖還欺客,來撼窗前百尺藤。
分類:
作者簡介(盧肇)

盧肇(818(戊戌年)—882)字子發,江西宜春文標鄉(現屬分宜)人,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狀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過刺史。所到之處頗有文名,官譽亦佳,又因他作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門生,入仕后并未介入當時的“牛李黨爭”,故一直為人們所稱道。
《題清遠峽觀音院二首》盧肇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題清遠峽觀音院二首
清潭洞澈深千丈,
危岫攀蘿上幾層。
秋盡更無黃葉樹,
夜闌唯對白頭僧。
風入古松添急雨,
月臨虛檻背殘燈。
老猿嘯狖還欺客,
來撼窗前百尺藤。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僻靜山谷中的觀音院。清潭在洞穴中深不可測,險峻的山巖上攀爬著茂密的蔓藤。秋天已過,樹上已經沒有黃葉了。在夜晚的寂靜中,唯有一位白發僧人與作者對話。風吹進古松間,雨變得更加猛烈。月亮照耀著空室的窗戶,映襯著熄滅的燈塵。老猿和狖猴繼續欺負游客,它們來到窗前搖動長長的山藤。
賞析:
這首詩有著山水景色和禪意的構思。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來表達對幽靜和寧靜的向往,并通過描述白頭僧人與自己對話來表達對人文關懷的思考。詩中用筆簡練、形象明了,通過對細節的描寫,使詩情更加鮮活。整首詩以清新、寧靜、孤獨的意境為主線,展示了山谷中的觀音院的景色和氛圍,以及其中幾個生活細節的感受。詩中使用了很多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人物與自然的互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和人類命運的關注。整個詩篇構思巧妙,意境深遠,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危岫攀蘿上幾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qīng yuǎn xiá guān yīn yuàn èr shǒu
題清遠峽觀音院二首
qīng tán dòng chè shēn qiān zhàng, wēi xiù pān luó shàng jǐ céng.
清潭洞澈深千丈,危岫攀蘿上幾層。
qiū jǐn gèng wú huáng yè shù, yè lán wéi duì bái tóu sēng.
秋盡更無黃葉樹,夜闌唯對白頭僧。
fēng rù gǔ sōng tiān jí yǔ, yuè lín xū kǎn bèi cán dēng.
風入古松添急雨,月臨虛檻背殘燈。
lǎo yuán xiào yòu hái qī kè, lái hàn chuāng qián bǎi chǐ téng.
老猿嘯狖還欺客,來撼窗前百尺藤。
“危岫攀蘿上幾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