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城遙辨立危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錦城遙辨立危墻”全詩
閑思勝事多遺恨,卻悔公心是謾忙。
灌口闕尋慚遠客,峨嵋乖約負支郎。
靈龕一望終何得,謬有人情滿蜀鄉。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雨霽北歸留題三學山》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雨霽北歸留題三學山》寫的是作者薛能在北歸途中,途經蜀地時的心情和景物的描寫。
《雨霽北歸留題三學山》的詩文中文譯文如下:
遠樹平川半夕陽,
遠處的樹木和平緩的平原都被夕陽映照,
錦城遙辨立危墻。
遠處的錦城隱約可見,站在高墻上瞭望。
閑思勝事多遺恨,
閑暇時多思考,回憶起過去的輝煌事跡卻有所遺憾,
卻悔公心是謾忙。
卻為自己的當初心懷公義而感到后悔匆忙。
灌口闕尋慚遠客,
灌口闕尋到處尋找,感到遠離家鄉的居士慚愧,
峨嵋乖約負支郎。
對峨嵋山不盡忠貞,辜負了支郎(詩中指支公談玄)。
靈龕一望終何得,
靈龕一望,終究沒有得到心靈的滿足,
謬有人情滿蜀鄉。
謬論蜀地人情濃厚。
這首詩寫的是作者薛能在北歸途中,途經蜀地時對往事的回憶和對自身所做抉擇的懊悔。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作者以夕陽映照樹木和平原的景象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思緒。通過對遠離家鄉尋找灌口闕的描述,體現了居士離開家鄉后的孤獨和惆悵。而峨嵋山則象征著作者對自己對支公談玄的不盡忠貞,對她的不滿。最后一句“謬有人情滿蜀鄉”則指出蜀地人情濃厚,與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有所背離。整篇詩抒發了作者內心的孤獨、悔恨和無奈之情。
“錦城遙辨立危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jì běi guī liú tí sān xué shān
雨霽北歸留題三學山
yuǎn shù píng chuān bàn xī yáng, jǐn chéng yáo biàn lì wēi qiáng.
遠樹平川半夕陽,錦城遙辨立危墻。
xián sī shèng shì duō yí hèn,
閑思勝事多遺恨,
què huǐ gōng xīn shì mán máng.
卻悔公心是謾忙。
guàn kǒu quē xún cán yuǎn kè, é méi guāi yuē fù zhī láng.
灌口闕尋慚遠客,峨嵋乖約負支郎。
líng kān yī wàng zhōng hé dé, miù yǒu rén qíng mǎn shǔ xiāng.
靈龕一望終何得,謬有人情滿蜀鄉。
“錦城遙辨立危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