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塵天產盡旁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路塵天產盡旁沾”全詩
源從顥氣何因絕,派助前溪豈覺添。
豪客每來清夏葛,愁人才見認秋檐。
嘉名已極終難稱,別是風流不是簾。
分類: 牡丹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水簾吟》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水簾吟》,朝代:唐代,作者:薛能
水簾吟,一曲凄涼。
萬滴相隨萬響兼,路塵天產盡旁沾。
源從顥氣何因絕,派助前溪豈覺添。
豪客每來清夏葛,愁人才見認秋檐。
嘉名已極終難稱,別是風流不是簾。
中文譯文:
憂傷的水簾啊,一曲凄涼。
成千上萬的水滴依次飄落,聲響連綿不斷,沿途都被路塵所沾染。
水的源頭為何斷絕于皎潔之氣,為何幫助前溪而不覺增加。
豪客每于清夏時來此,愁人才見認秋天的檐口。
美名已經達到極致,終難以形容,與此水簾有別,是風流而不是簾幕。
詩意和賞析:
《水簾吟》是一首描寫水簾景色的唐詩。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的開頭就以“一曲凄涼”來營造了憂傷的氣氛,接著通過描繪水滴的聲響和路塵的沾污,展現了水簾被塵世紛擾所侵染的形象。而后,詩人通過對水的源頭和助力的思考,暗示了在世事紛繁的背后,還有一些純凈和助力的力量存在。
接下來,詩人以“豪客”和“愁人”來襯托清夏和秋天的景色,表達了人們對季節不同的感受和情感。最后,詩人以“嘉名已極終難稱,別是風流不是簾”一句來表達希望詩人的風流才情能被人所傳誦,但卻難以從局限的簾幕被人所稱頌。
《水簾吟》通過水簾的形象,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沉浮,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出唐代詩人深邃的哲思和感慨。
“路塵天產盡旁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lián yín
水簾吟
wàn dī xiāng suí wàn xiǎng jiān, lù chén tiān chǎn jǐn páng zhān.
萬滴相隨萬響兼,路塵天產盡旁沾。
yuán cóng hào qì hé yīn jué,
源從顥氣何因絕,
pài zhù qián xī qǐ jué tiān.
派助前溪豈覺添。
háo kè měi lái qīng xià gé, chóu rén cái jiàn rèn qiū yán.
豪客每來清夏葛,愁人才見認秋檐。
jiā míng yǐ jí zhōng nán chēng, bié shì fēng liú bú shì lián.
嘉名已極終難稱,別是風流不是簾。
“路塵天產盡旁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