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往覓劉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往覓劉楨”全詩
關繻古若在,山岳累應成。
各自有身事,不相知姓名。
交馳兼眾類,分散入重城。
此去應無盡,萬方人旋生。
空馀片言苦,來往覓劉楨。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長安道》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急忙匆匆地趕路,東西方都連接著兩京。
關帝的神像已經古老幾如同在,山岳連成一片應該成為一座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不互相知道姓名。
車輛行駛,各種人群混雜在一起,分散進入繁重的城市。
這樣去了應該沒有盡頭,萬方的人們不斷出生。
只剩下片段的言語苦澀,來往中尋找劉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朝長安道上的繁忙景象,表達了人們匆忙趕路、繁榮的市井圖景。整首詩以長安道為背景,反映了唐代長安作為當時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繁榮繁忙的場景。薛能以簡潔的文字,描繪出來眾多車輛行駛、人群混雜的景象,形象地表達了當時長安城的繁華景象。而詩中“不相知姓名”、“來往覓劉楨”這樣的表達更是象征了那個時代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人與人之間缺乏交流和互相了解。整首詩以沙雕描繪,以寥寥數語蘊含復雜的社會現象,形象地揭示了人們的競爭和無窮的人世變遷。
“來往覓劉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dào
長安道
jí jí fù yíng yíng, dōng xī lián liǎng jīng.
汲汲復營營,東西連兩京。
guān xū gǔ ruò zài, shān yuè lèi yīng chéng.
關繻古若在,山岳累應成。
gè zì yǒu shēn shì, bù xiāng zhī xìng míng.
各自有身事,不相知姓名。
jiāo chí jiān zhòng lèi, fēn sǎn rù zhòng chéng.
交馳兼眾類,分散入重城。
cǐ qù yīng wú jìn, wàn fāng rén xuán shēng.
此去應無盡,萬方人旋生。
kōng yú piàn yán kǔ, lái wǎng mì liú zhēn.
空馀片言苦,來往覓劉楨。
“來往覓劉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