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雨沾山百草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零雨沾山百草香”全詩
橫流巨石皆堪住,何事無僧有石房。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山下偶作》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山下偶作》
零雨沾山百草香,
樹梢高頂盡斜陽。
橫流巨石皆堪住,
何事無僧有石房。
中文譯文:
細雨滋潤山上的百草散發出香氣,
樹梢高處陽光傾斜。
大河水流經過的巨石都可攔阻住,
為何每個洞府都有居住僧人而石頭也有石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神秘的山下景色。雨水潤濕了山上的百草,散發出濃郁的芳香。樹梢高處斜陽傾斜,夕陽的余暉照在山上,在雨中顯得格外柔和而溫暖。河水橫流,流經的巨石形成堤壩,河水在這里停下來,不再猛涌而過。與此同時,詩人思索,為什么山上的石頭都有一座座石房,而沒有一個房子中沒有僧人居住呢?
整首詩以山、雨、樹和石頭為主要描寫對象,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示出山林的美麗與寧靜。將百草香和斜陽相結合,給人一種幽靜而恬淡的感覺。而對于橫流巨石和石房的描述,則仿佛提醒人們,哪怕是堅硬的石頭,在自然的洗禮下也會變得溫潤而有靈氣。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石房的存在,傳達了對自然和禪宗生活的思考。詩人借由自然景色來表達思索,尋找到自然與心靈的平衡與和諧。此詩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將自然的美和內心的愉悅融合在一起,給人帶來一種寧靜、神秘而又令人陶醉的感覺。
“零雨沾山百草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xià ǒu zuò
山下偶作
líng yǔ zhān shān bǎi cǎo xiāng, shù shāo gāo dǐng jǐn xié yáng.
零雨沾山百草香,樹梢高頂盡斜陽。
héng liú jù shí jiē kān zhù, hé shì wú sēng yǒu shí fáng.
橫流巨石皆堪住,何事無僧有石房。
“零雨沾山百草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