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樹歸時即取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雞樹歸時即取將”全詩
由來不是池中物,雞樹歸時即取將。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又和留山雞》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和留山雞》是唐代詩人薛能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寫了一只五彩斑斕的山雞,它在百鳥之中獨樹一幟,不僅形態美麗,而且才華出眾。詩人在遠離家鄉的時候,思念之情難以言表,他充滿相思之情,將思念之情賦予了這只山雞。他以雞樹為喻,表達了自己渴望與家人團聚的愿望。
中文譯文:
五彩文勝百鳥王,
相思之情寄蕓香。
由來不是池中物,
雞歸樹下愿早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描繪了一只美麗而才華出眾的山雞。五色文勝百鳥王,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它的美麗和與眾不同。隨后,詩人將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給了這只山雞,并以寄托和喻象的方式表達了自己渴望與家人團聚的愿望。
通過描繪豐富多彩的景物,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世界的情感。他借助山雞的形象,將自己的相思之情傳遞給蕓香,表達了自己對家人的思念之情。雞樹歸時即取將這一句,表達了詩人對與家人早日團聚的渴望和希望。
整首詩詞以山雞為主線,通過景物的描繪和詩人的情感抒發,傳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和對親人的思念。薛能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使得詩詞充滿了詩意和情感共鳴,令人回味無窮。
“雞樹歸時即取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hé liú shān jī
又和留山雞
wǔ sè wén shèng bǎi niǎo wáng, xiāng sī jiān jué jì yún xiāng.
五色文勝百鳥王,相思兼絕寄蕓香。
yóu lái bú shì chí zhōng wù, jī shù guī shí jí qǔ jiāng.
由來不是池中物,雞樹歸時即取將。
“雞樹歸時即取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