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嶺若相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群嶺若相附”全詩
朝來上樓望,稍覺得幽趣。
朦朧碧煙里,群嶺若相附。
何時一登陟,萬物皆下顧。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易州登龍興寺樓望郡北高峰》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易州登龍興寺樓望郡北高峰》是唐代賈島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賈島登上龍興寺樓望向易州北方最高的高峰時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是:郡北最高的高峰,巖石陡峭,云路絕絕,早晨上了樓望去,感受到了幽靜的趣味。掩映在蔚藍的煙霧中,連綿的山巒似乎相互挨攏。不知何時能夠登頂,讓所有的萬物都在我腳下展望。
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賈島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高山的向往。他登上樓望向遠方的高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和壯麗。他想要登上高峰頂端,成為最高處的旁觀者,看著下方的一切事物。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山巒和云霧來創造一個幽靜而神秘的氛圍。山巒的連綿起伏和云霧的繚繞使得整個景色都被蒙上了一層朦朧的美感。賈島想要觸摸到這美麗的景色,他渴望能夠登上高峰頂端。詩詞中的“萬物皆下顧”表達了賈島對自然景色的征服和對自然萬物的俯瞰之心。
整首詩的節奏平穩,字句簡潔明快。通過描繪山巒和云霧的形象,賈島將讀者引入了一個神秘而美麗的世界中。這首詩詞使人感受到了賈島對大自然的向往和對高處的向往之情,同時也飽含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望。
“群嶺若相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zhōu dēng lóng xīng sì lóu wàng jùn běi gāo fēng
易州登龍興寺樓望郡北高峰
jùn běi zuì gāo fēng, chán yán jué yún lù.
郡北最高峰,巉巖絕云路。
zhāo lái shàng lóu wàng, shāo jué de yōu qù.
朝來上樓望,稍覺得幽趣。
méng lóng bì yān lǐ, qún lǐng ruò xiāng fù.
朦朧碧煙里,群嶺若相附。
hé shí yī dēng zhì, wàn wù jiē xià gù.
何時一登陟,萬物皆下顧。
“群嶺若相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