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聞長嘯春風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聞長嘯春風里”全詩
地接蘇門山近遠,荒臺突兀抵高峰。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阮籍嘯臺》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阮籍嘯臺
如聞長嘯春風里,
荊棘叢邊訪舊蹤。
地接蘇門山近遠,
荒臺突兀抵高峰。
中文譯文:
仿佛聽到長嘯聲在春風中,
我沿著荊棘叢邊尋找舊時的足跡。
這片土地與蘇門山相接近又相距遠,
荒臺突兀地抵在高峰上。
詩意和賞析:
《阮籍嘯臺》是唐代賈島創作的一首詩,通過描寫人物在春風中聽到阮籍的長嘯聲,尋找他的足跡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對阮籍的贊美和敬仰。
詩人以春風為背景,通過聽到長嘯聲來引出主題。春風是生機勃勃的象征,而長嘯聲則表達了詩人對阮籍的崇敬和欽佩之情。長嘯聲在春風中回蕩,顯得雄壯有力,使人心潮澎湃。
詩人在描寫阮籍的足跡時,用了“荊棘叢邊”這樣形象生動的詞句,強調了尋找的艱難和不易。阮籍是魏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酷愛烹調,性格豪放,生活不羈,對儒家禮儀不甚在意。賈島以荊棘叢邊來比喻阮籍的生活之道,既表達了阮籍放浪不拘的個性,又抒發了詩人對他的景仰和敬仰。
詩中還描繪了蘇門山和荒臺。蘇門山與詩人所在的地方相接近又相距遠,暗示了阮籍聽到的長嘯聲也是遙遠傳來的,而不是直接在詩人身邊嘯起的。荒臺突兀地抵在高峰上,象征著阮籍的個性與眾不同,與常人格格不入。
整首詩通過描繪背景和情景,展示了詩人對阮籍的贊美與敬佩,表達了對他個性的認同與追求自由不拘的向往。詩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如聞長嘯春風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uǎn jí xiào tái
阮籍嘯臺
rú wén cháng xiào chūn fēng lǐ, jīng jí cóng biān fǎng jiù zōng.
如聞長嘯春風里,荊棘叢邊訪舊蹤。
dì jiē sū mén shān jìn yuǎn, huāng tái tū wù dǐ gāo fēng.
地接蘇門山近遠,荒臺突兀抵高峰。
“如聞長嘯春風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