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客未眠過夜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宿客未眠過夜半”全詩
宿客未眠過夜半,獨聞山雨到來時。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宿村家亭子(一作宿杜司空東亭,或題杜司戶亭子)》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宿村家亭子(一作宿杜司空東亭,或題杜司戶亭子)》是唐代詩人賈島創作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農村小亭子中的宿夜情景。
譯文:
睡覺時用的枕頭是溪中的石頭,
井底的泉水連通著竹下的池塘。
我作為宿客未曾入睡過半夜,
只獨自聽到淅淅瀝瀝的山雨聲。
這首詩詞的意境十分清新自然,描繪了一幅寧靜的農村夜晚景象。詩人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在鄉村小亭子中度過的一個寧靜的夜晚。
詩人以床頭的枕頭和井底的泉水為引子,寫出了自然的美好和寧靜。枕頭用上溪中的石頭,給人一種純樸而質樸的感覺。井底泉水通往竹下的池塘,展現了自然相通的景象。這一連串的描寫使得詩詞充滿了靜謐和和諧。
詩人將自己描述為宿客,表示在這個村莊的小亭子里宿夜的情景。詩人在深夜里絲毫不眠,只是靜靜聆聽著遠處傳來的山雨聲。這一行為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寧靜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描寫枕頭、泉水和雨聲,詩人生動地將自然景象與自身感受相融合。這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贊美,以及對寧靜自然生活的向往。整個詩詞給人一種靜謐、自然和美好的感受,帶給讀者一種舒適和寧靜的心境。
“宿客未眠過夜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cūn jiā tíng zi yī zuò sù dù sī kōng dōng tíng, huò tí dù sī hù tíng zi
宿村家亭子(一作宿杜司空東亭,或題杜司戶亭子)
chuáng tóu zhěn shì xī zhōng shí, jǐng dǐ quán tōng zhú xià chí.
床頭枕是溪中石,井底泉通竹下池。
sù kè wèi mián guò yè bàn, dú wén shān yǔ dào lái shí.
宿客未眠過夜半,獨聞山雨到來時。
“宿客未眠過夜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