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未濯塵纓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滄浪未濯塵纓在”全詩
元卿謝免開三徑,平仲朝歸臥一裘。
醉后獨知殷甲子,病來猶作晉春秋。
滄浪未濯塵纓在,野水無情處處流。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題韋籌博士草堂(一作薛逢詩,題作韋壽博書齋)》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韋籌博士草堂(一作薛逢詩,題作韋壽博書齋)
玄晏先生已白頭,
不隨鹓鷺狎群鷗。
元卿謝免開三徑,
平仲朝歸臥一裘。
醉后獨知殷甲子,
病來猶作晉春秋。
滄浪未濯塵纓在,
野水無情處處流。
這首詩題為《題韋籌博士草堂(一作薛逢詩,題作韋壽博書齋)》,是由唐代詩人溫庭筠所創作。詩人以題字在韋籌博士的草堂上,表達了對于韋籌博士的贊美和祝愿。
詩中首先描述了韋籌已經年老并且頭發已經變白的情景,與鷗鷺兩種鳥相比,韋籌不再像年輕時一樣與熱鬧的鷗鷺為伍,而是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然后,詩人提到了元卿(溫庭筠的字)拜訪韋籌,韋籌謝絕了自己開啟的三條小徑示意不將書齋給自己作為獎賞,而是只用一件裘子感謝自己的拜訪。
詩人又描繪了韋籌醉后仍然能詳細記得歷史上的事件,稱之為"殷甲子",并表達了韋籌雖然有病,但依然有著旺盛的精神,這是對其智慧和學問的稱贊。
最后,詩人以自然景色來暗示生命的無常。指出"滄浪匯入大海"的未被洗凈和流動的塵埃象征著人生中的煩惱和紛擾,而"野水無情處處流"則表達了時間不停地流逝,沒有留戀也沒有憐憫。
整首詩表達了對韋籌博士的尊敬和贊美,同時也通過自然景色的對比,反映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滄浪未濯塵纓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wéi chóu bó shì cǎo táng yī zuò xuē féng shī, tí zuò wéi shòu bó shū zhāi
題韋籌博士草堂(一作薛逢詩,題作韋壽博書齋)
xuán yàn xiān shēng yǐ bái tóu, bù suí yuān lù xiá qún ōu.
玄晏先生已白頭,不隨鹓鷺狎群鷗。
yuán qīng xiè miǎn kāi sān jìng,
元卿謝免開三徑,
píng zhòng cháo guī wò yī qiú.
平仲朝歸臥一裘。
zuì hòu dú zhī yīn jiǎ zǐ, bìng lái yóu zuò jìn chūn qiū.
醉后獨知殷甲子,病來猶作晉春秋。
cāng láng wèi zhuó chén yīng zài, yě shuǐ wú qíng chǔ chù liú.
滄浪未濯塵纓在,野水無情處處流。
“滄浪未濯塵纓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