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辭珍簟襲狐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便辭珍簟襲狐裘”全詩
西窗一夕悲人事,團扇無情不待秋。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夏中病痁作》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中病痁作,是溫庭筠唐代詩人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身處夏日貧病之中的心情。
詩中的“山鬼揚威正氣愁”描繪了山中的神秘力量,突顯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抑郁。病痁一詞用來形容熱病、瘧疾,表達了詩人身處盛夏時節而感到疲憊不堪的狀態。
詩人通過“便辭珍簟襲狐裘”來表達自己對塵世榮華的疏離,不愿過于執著于物質財富,反而選擇追求內心的寧靜。
第三句“西窗一夕悲人事”則展現了詩人對人事紛擾的憂傷之情。夜晚的西窗是傳統文化中思念故鄉的象征,詩人通過此句表達了對故鄉親人和舊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團扇無情不待秋”傳遞出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團扇是詩人青春和美好回憶的象征,無情的時間不會因季節的更替而等待,這使詩人對光陰逝去的無奈和惋惜達到了極致。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身處病痛和孤寂之中的憂傷和對逝去光陰的無奈之情。詩人通過自省和對人事紛擾的抱怨,表達了對追求內心寧靜和追憶過往的憧憬。這首詩的詩意深邃,情感真切,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便辭珍簟襲狐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zhōng bìng shān zuò
夏中病痁作
shān guǐ yáng wēi zhèng qì chóu, biàn cí zhēn diàn xí hú qiú.
山鬼揚威正氣愁,便辭珍簟襲狐裘。
xī chuāng yī xī bēi rén shì, tuán shàn wú qíng bù dài qiū.
西窗一夕悲人事,團扇無情不待秋。
“便辭珍簟襲狐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