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無兒女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無兒女累”全詩
老無兒女累,誰哭到泉臺。
分類:
作者簡介(段成式)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晚唐鄒平人,唐代著名志怪小說家,約生于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鄒平郡公,工詩,有文名。在詩壇上,他與李商隱、溫庭筠齊名。段成式信佛讀經,飲酒賦詩唱和,以解其憂,詩中多流露出超脫世俗的消極情緒。
《哭李群玉》段成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哭李群玉》是唐代文人段成式創作的作品。這首詩是為了紀念遼國公主李群玉而寫的。
詩的中文譯文為:
曾經談論黃陵的事,
如今陽光照白日。
年老無兒女相依,
誰又能哭到泉臺。
詩的主題是對李群玉的哀思和悼念。在詩中,段成式提到曾經與李群玉交談過黃陵的事情,這是指他們曾經有過一段往來交流。而如今李群玉已經去世,白日照耀,時光不停,對人們來說,生命的流逝是無法改變的。詩中還提到段成式年老無兒女的身份,表達出他孤單無依的心境。最后一句“誰哭到泉臺”則是對李群玉的哀悼之情,沒有人再能去哭泣李群玉逝去之地了。
這首詩通過寫人的命運的無常和生命的短暫,表達了作者對李群玉的懷念和悲痛之情。段成式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對李群玉的思念與自身的感受結合在一起,以表達他對逝去的人的思念與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抒發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對生命的深刻反思。
從文學價值上看,這首詩樸素自然,語言簡練,情感真摯。作者通過描寫個人的遭遇和對逝去友人的懷念,表達了深沉的感情。同時,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通過黃陵和白日的對比,寄托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既反映了個體的感受和情感,又融入了對人生的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表現力。
“老無兒女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lǐ qún yù
哭李群玉
céng huà huáng líng shì, jīn wèi bái rì cuī.
曾話黃陵事,今為白日催。
lǎo wú ér nǚ lèi, shuí kū dào quán tái.
老無兒女累,誰哭到泉臺。
“老無兒女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