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仞在遙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仞在遙空”全詩
四時無夏氣,三伏有秋風。
黑處巢幽鳥,陰來叫候蟲。
窗西太白雪,萬仞在遙空。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夏日題盩厔友人書齋》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題盩厔友人書齋
修竹齊高樹,書齋竹樹中。
四時無夏氣,三伏有秋風。
黑處巢幽鳥,陰來叫候蟲。
窗西太白雪,萬仞在遙空。
譯文:
修竹與高樹齊肩生長,書齋就建在竹木之間。
四季無夏天的炎熱,三伏卻有秋風涼爽。
黑暗處有鳥兒筑巢,陰涼地有蟲兒鳴叫。
窗外西方的天空中,似乎有銀白的雪飄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日的靜謐景象,展現了作者眼中的寧靜和美好。修竹和高樹共同生長,為書齋提供了美麗的背景;雖然四季中沒有夏天的悶熱,但卻依然能感受到秋風的涼爽。詩中的黑暗處有幽禽鳥兒筑巢,陰涼地響起了蟲兒的鳴叫,使整個環境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最后,作者通過窗戶看到了遠方的天空中,仿佛飄揚著銀白的雪,給人以無限遐想。
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內心對寧靜和安逸的向往。將竹木、鳥蟲、秋風等元素巧妙地融入詩中,給人以恬靜幽遠之感。整首詩寫意清新,畫面感極強,讀來令人心曠神怡,是一首充滿詩意的作品。
“萬仞在遙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tí zhōu zhì yǒu rén shū zhāi
夏日題盩厔友人書齋
xiū zhú qí gāo shù, shū zhāi zhú shù zhōng.
修竹齊高樹,書齋竹樹中。
sì shí wú xià qì, sān fú yǒu qiū fēng.
四時無夏氣,三伏有秋風。
hēi chù cháo yōu niǎo, yīn lái jiào hòu chóng.
黑處巢幽鳥,陰來叫候蟲。
chuāng xī tài bái xuě, wàn rèn zài yáo kōng.
窗西太白雪,萬仞在遙空。
“萬仞在遙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