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家猶借洞庭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攜家猶借洞庭船”全詩
到時自見成行雁,別處休聽滿樹蟬。
賣劍為賒吳市酒,攜家猶借洞庭船。
待看春榜來江外,名占蓬萊第幾仙。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即席送許□之曹南省兄》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即席送許□之曹南省兄》
李頻
梅爛荷圓六月天,
歸帆高背虎丘煙。
到時自見成行雁,
別處休聽滿樹蟬。
賣劍為賒吳市酒,
攜家猶借洞庭船。
待看春榜來江外,
名占蓬萊第幾仙。
中文譯文:
梅花爛漫,荷葉圓滿的六月天,
離別的帆船在高高的背景下消失在虎丘的煙霧中。
到了那時,我自己也將成為南飛的大雁,
你不必在別的地方聆聽滿樹的蟬鳴。
賣掉我的劍去兌換吳市的酒,
攜帶家人準備借用洞庭湖的船只。
等待著看春榜前來江外,
不知道我是否能占領到蓬萊的仙福。
詩意和賞析:
該詩寫的是送別曹南省的詩文,表達了作者離別時的情感和期望。
首先,詩歌的開頭以自然景物來描繪離別的情景。六月天梅花盛開,荷葉紛紛展示圓滿的狀態,這一景象象征著美好的離別時光。歸帆高高地揚起,融入了背景的虎丘煙霧中,表達了離別的感受飄散在空氣中。
接下來,作者表達了自己期待成為南飛的大雁,與曹南省重逢的愿望。不必聽別處滿樹的蟬鳴,說明他渴望獨占曹南省的時間和注意力。
然后,詩中提到作者賣掉劍換取吳市的酒,攜家帶口準備借洞庭湖的船只,預示著作者即將離開家鄉,追尋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劍是武士的象征,賣劍換酒則是表示割舍過去的武士身份,轉而過上平凡的生活。
最后,詩中表達了對未來的期望和向往。等待春榜的到來,希望能夠獲得仙福,占領到蓬萊仙島,成為真正的仙人。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復雜情感和對未來的憧憬。表面上是送別之詞,但也透露出對離別的不舍和對追求理想的執著追求。
“攜家猶借洞庭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xí sòng xǔ zhī cáo nán shěng xiōng
即席送許□之曹南省兄
méi làn hé yuán liù yuè tiān, guī fān gāo bèi hǔ qiū yān.
梅爛荷圓六月天,歸帆高背虎丘煙。
dào shí zì jiàn chéng háng yàn,
到時自見成行雁,
bié chù xiū tīng mǎn shù chán.
別處休聽滿樹蟬。
mài jiàn wèi shē wú shì jiǔ, xié jiā yóu jiè dòng tíng chuán.
賣劍為賒吳市酒,攜家猶借洞庭船。
dài kàn chūn bǎng lái jiāng wài, míng zhàn péng lái dì jǐ xiān.
待看春榜來江外,名占蓬萊第幾仙。
“攜家猶借洞庭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