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杖履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方平杖履隨”全詩
蓮幕青云貴,翱翔絕后期。
蘚房檉架掩,山砌石盆欹。
劍戟晨趨靜,笙歌夜散遲。
谷寒霜狖靜,林晚磬蟲悲。
惠遠煙霞在,方平杖履隨。
骨清須貴達,神重有威儀。
萬卒千蹄馬,橫鞭從信騎。
分類:
作者簡介(李郢)
李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御史。詩作多寫景狀物,風格以老練沉郁為主。代表作有《南池》、《陽羨春歌》、《茶山貢焙歌》、《園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驛》、《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畫鼓》、《曉井》等,其中以《南池》流傳最廣。
《秋晚寄題陸勛校書義興禪居時淮南從事》李郢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晚寄題陸勛校書義興禪居時淮南從事
禪居秋草晚,
蕭索異前時。
蓮幕青云貴,
翱翔絕后期。
蘚房檉架掩,
山砌石盆欹。
劍戟晨趨靜,
笙歌夜散遲。
谷寒霜狖靜,
林晚磬蟲悲。
惠遠煙霞在,
方平杖履隨。
骨清須貴達,
神重有威儀。
萬卒千蹄馬,
橫鞭從信騎。
譯文:
秋天的晚上寄給陸勛校書義興禪居時淮南從事
在禪居的秋草晚時,
寂靜凄涼異于以往。
蓮幕下的青云顯得尊貴,
翱翔的鳥兒終將不再。
長滿了苔蘚的房屋,
檉木的架子被掩蓋,
山石偏向石盆。
劍戟的晨光趨于寧靜,
笙歌的夜晚散開得很遲。
山谷寒冷,霜降狐貍安靜,
林中的蟋蟀在晚上悲鳴。
惠遠廟的煙霞仍在,
方平路上,杖履相隨。
對于清凈的追求應被推崇,
神靈的重量有威儀。
萬卒千蹄的戰馬,
在橫鞭的指引下,從容走向戰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處禪居的景象,表現出孤獨的氣氛和安靜的寧謐。通過對禪居外部環境的描寫,詩人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寂靜而凄涼的秋天。蓮幕下的青云被描繪得尊貴而遙遠,翱翔的鳥兒終將不再,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詩中還描繪了禪居內部的靜謐景象,蘚房檉架的掩蓋、山砌石盆的傾斜,都展現出一種寧靜和沉思的氛圍。在整個詩篇中,詩人不僅描繪了外部環境,還表達了對禪宗修行的向往和崇敬。最后兩句詩,則寫出了戰馬從容走向戰場的氣勢,猶如詩人對人生無常、世事變遷的反思。整首詩言簡意賅,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逝。
“方平杖履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wǎn jì tí lù xūn jiào shū yì xīng chán jū shí huái nán cóng shì
秋晚寄題陸勛校書義興禪居時淮南從事
chán jū qiū cǎo wǎn, xiāo suǒ yì qián shí.
禪居秋草晚,蕭索異前時。
lián mù qīng yún guì, áo xiáng jué hòu qī.
蓮幕青云貴,翱翔絕后期。
xiǎn fáng chēng jià yǎn, shān qì shí pén yī.
蘚房檉架掩,山砌石盆欹。
jiàn jǐ chén qū jìng, shēng gē yè sàn chí.
劍戟晨趨靜,笙歌夜散遲。
gǔ hán shuāng yòu jìng, lín wǎn qìng chóng bēi.
谷寒霜狖靜,林晚磬蟲悲。
huì yuǎn yān xiá zài, fāng píng zhàng lǚ suí.
惠遠煙霞在,方平杖履隨。
gǔ qīng xū guì dá, shén zhòng yǒu wēi yí.
骨清須貴達,神重有威儀。
wàn zú qiān tí mǎ, héng biān cóng xìn qí.
萬卒千蹄馬,橫鞭從信騎。
“方平杖履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