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此去難相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言此去難相見”全詩
歌聲婉轉添長恨,管色凄涼似到秋。
但務歡娛思曉角,獨耽云水上高樓。
莫言此去難相見,怨別徵黃是順流。
分類:
作者簡介(高璩)
高璩(qú)(?-865年),字瑩之,唐朝官員,唐懿宗年間曾短暫任宰相,為期兩個月。高璩是北齊皇族后裔,先祖高士廉在唐太宗朝拜相,盡管高家并未因此而顯貴,但高璩的伯父高少逸和父親高元裕都成為朝廷名臣。高璩在唐宣宗年間的849年中進士,后在地方上任幕僚。高璩的傳并未記載他在哪年中進士,但崔彥昭的傳記載崔彥昭、高璩和趙隱在同一年中進士,且指出崔彥昭是在849年中的進士。宣宗年間任左拾遺、翰林學士。盡管當時翰林學士被提拔是罕事,但高璩卻被提拔為諫議大夫。唐宣宗之子唐懿宗繼位后,高璩任東川節度使,不久又被召回長安任兵部侍郎,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于是成為宰相。兩個月后他就去世了,并得到追謚。但因為高璩生前和不良人士來往頻繁,在太常博士曹鄴堅持下,他得了一個“剌”的惡謚。
《和薛逢贈別》高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薛逢贈別》
劍外綿州第一州,
尊前偏喜接君留。
歌聲婉轉添長恨,
管色凄涼似到秋。
但務歡娛思曉角,
獨耽云水上高樓。
莫言此去難相見,
怨別徵黃是順流。
中文譯文:
劍外綿州是第一州,
在您面前我很喜歡留下。
婉轉的歌聲增添了長久的恨,
悲傷的曲調顯得如同到了秋天。
只顧享受快樂而忽略了黎明的號角,
獨自倚在云水上的高樓。
不要說我們離別難再相見,
懷恨的離別像徵黃河之水一樣順流而下。
詩意和賞析:《和薛逢贈別》是唐代詩人高璩創作的一首送別詩。詩中表達了離別之情和相思之苦。
詩的前兩句“劍外綿州第一州,尊前偏喜接君留”表明了詩人身處的地方是綿州,離別的對象是薛逢。詩人用“綿州第一州”一詞來形容離別的地方,顯示出詩人對離別之地的熱愛之情。詩人將離別的對象置于自己座前,值得留戀,表達了與薛逢的深厚情誼。
接著,詩人表達了離別的痛苦。詩句“歌聲婉轉添長恨,管色凄涼似到秋”中,歌聲婉轉添上了長久的離別之恨,使聽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悲傷。管色凄涼,用以形容離別的悲傷情緒,顯得如秋風凄涼。
詩的后兩句“但務歡娛思曉角,獨耽云水上高樓。莫言此去難相見,怨別徵黃是順流”則表達了詩人對將來難以再見的憂傷。詩人說自己只顧享受歡娛,卻忽略了天亮的號角,無力阻擋離別的到來。詩人孤獨地倚在高樓上眺望著云水,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牽掛和無奈。最后兩句詩,詩人呼吁不要再說往后不易再見面,怨恨的別離不過是像黃河之水一樣順流而下,再也無法挽回。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思念之情。通過用典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離愁別緒,賦予了詩詞更為深刻的情感。
“莫言此去難相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uē féng zèng bié
和薛逢贈別
jiàn wài mián zhōu dì yī zhōu, zūn qián piān xǐ jiē jūn liú.
劍外綿州第一州,尊前偏喜接君留。
gē shēng wǎn zhuǎn tiān cháng hèn,
歌聲婉轉添長恨,
guǎn sè qī liáng shì dào qiū.
管色凄涼似到秋。
dàn wù huān yú sī xiǎo jiǎo, dú dān yún shuǐ shàng gāo lóu.
但務歡娛思曉角,獨耽云水上高樓。
mò yán cǐ qù nán xiāng jiàn, yuàn bié zhēng huáng shì shùn liú.
莫言此去難相見,怨別徵黃是順流。
“莫言此去難相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