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似金脂飏似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嫩似金脂飏似煙”全詩
明朝擬附南風信,寄與湘妃作翠鈿。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木蘭后池三詠·浮萍》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蘭后池三詠·浮萍》是唐代皮日休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浮萍猶如金脂,飄動起伏如煙。它們溫柔多情,仿佛要擁抱著紅蓮花。我仿佛在明朝(即天明時分)時代寫信,希望把這浮萍寄給湘妃,作為翠鈿(嵌在發髻上的翠綠寶石)。
這首詩詞以詠史抒情的方式,描繪了池塘中漂浮的浮萍。作者用形容詞“嫩似金脂”、“飏似煙”來形容浮萍的外貌和動態。金脂代表了濃郁的金黃色,與浮萍的顏色相得益彰。而飄動如煙,則給人以輕盈飄逸的感覺。詩中還表達了浮萍的多情之態,它們仿佛希望擁抱紅蓮花,表現出一種向往和渴望的情感。
詩詞的最后兩句:“明朝擬附南風信,寄與湘妃作翠鈿。”借用了明朝天明時分的意象,表達了作者的抒情之情。同時,作者把浮萍比喻為翠鈿,表示對湘妃的思念和祝福。
整首詩詞通過對浮萍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抒發的情感。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歷史的詠史和寓情。通過詩詞的構思和表達,傳達了作者對美麗的自然景色和情感的表達。
“嫩似金脂飏似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òu chí sān yǒng fú píng
木蘭后池三詠·浮萍
nèn shì jīn zhī yáng shì yān, duō qíng hún yù yōng hóng lián.
嫩似金脂飏似煙,多情渾欲擁紅蓮。
míng cháo nǐ fù nán fēng xìn, jì yú xiāng fēi zuò cuì diàn.
明朝擬附南風信,寄與湘妃作翠鈿。
“嫩似金脂飏似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