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去玄冠手刈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免去玄冠手刈禾”全詩
火滿酒爐詩在口,今人無計奈儂何。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奉和魯望閑居雜題五首·晚秋吟(以題十五字離合)》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秋吟(以題十五字離合)
東皋煙雨歸耕日,
免去玄冠手刈禾。
火滿酒爐詩在口,
今人無計奈儂何。
譯文:
秋天晚上吟詠(以十五字為題)
東皋的煙雨中我歸來,一天的勞作結束了,
摘下高貴的官帽親自動手割禾。
火滿了爐灶,心中詩意激蕩,
可今天的人們卻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是好。
詩意:
這首詩以晚秋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農田勞作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之間關系的思考。詩中的東皋煙雨代表著秋天的氣候,歸耕日則是勞動的表現,玄冠和手刈禾則表明作者親自參與農田勞動的虔誠與熱愛。火滿酒爐和詩在口則顯示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創作的激情。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失望,認為今天的人們對于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欣賞已經變得困惑和無能為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農田勞作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之間關系的思索。作者通過親身參與農田勞作,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好,以及自己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然而,作者又感嘆現代人對于自然和生活的迷茫,無法像過去那樣與自然相融合,無法找到適應現實的方法。整首詩以隱喻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去的懷念,反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變遷和矛盾。
“免去玄冠手刈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lǔ wàng xián jū zá tí wǔ shǒu wǎn qiū yín yǐ tí shí wǔ zì lí hé
奉和魯望閑居雜題五首·晚秋吟(以題十五字離合)
dōng gāo yān yǔ guī gēng rì, miǎn qù xuán guān shǒu yì hé.
東皋煙雨歸耕日,免去玄冠手刈禾。
huǒ mǎn jiǔ lú shī zài kǒu, jīn rén wú jì nài nóng hé.
火滿酒爐詩在口,今人無計奈儂何。
“免去玄冠手刈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