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艷歌清欲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度艷歌清欲轉”全詩
幾度艷歌清欲轉,流鶯驚起不成棲。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和襲美春夕陪崔諫議櫻桃園宴》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襲美春夕陪崔諫議櫻桃園宴》
佳人芳樹雜春蹊,花外煙濛月漸低。
幾度艷歌清欲轉,流鶯驚起不成棲。
中文譯文:
美麗的女子與芳香的樹交織在春天的小徑上,花外彌漫著煙霧,月亮漸漸低垂。
美妙的歌聲多次回蕩欲轉,流鶯驚起了但無法停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與襲美一同參加櫻桃園的宴會,描繪了宴會場景中美麗的景色和愉悅的氛圍。詩中的芳樹、花香、煙霧以及漸落的月亮都增添了春天的氣息和宴會的浪漫氛圍。
詩中的“佳人芳樹雜春蹊”一句,通過描繪美麗的女子與芳香的樹在春天的小徑上交織在一起,表達了宴會場景的美好和生動。
隨后的“花外煙濛月漸低”,借用煙霧和低垂的月亮來加強情感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宴會環境中的浪漫和神秘。
接下來的“幾度艷歌清欲轉,流鶯驚起不成棲”,表達了演唱者不斷歌唱、欲轉而順應當下的情感,但卻被一只驚起的鳥所打擾,流露出一種難以固定美好時刻的無奈和失望。
整首詩詞以描繪美景和抒發情感的方式,展現了宴會的歡快和失落,給人一種花開花落的感慨,以及瞬間美好難以留戀的情感。
“幾度艷歌清欲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í měi chūn xī péi cuī jiàn yì yīng táo yuán yàn
和襲美春夕陪崔諫議櫻桃園宴
jiā rén fāng shù zá chūn qī, huā wài yān méng yuè jiàn dī.
佳人芳樹雜春蹊,花外煙濛月漸低。
jǐ dù yàn gē qīng yù zhuǎn, liú yīng jīng qǐ bù chéng qī.
幾度艷歌清欲轉,流鶯驚起不成棲。
“幾度艷歌清欲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