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邇來父子爭天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邇來父子爭天下”全詩
邇來父子爭天下,不信人間有讓王。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和襲美泰伯廟》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襲美泰伯廟》是唐代陸龜蒙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的大意是,祖國的廟宇雖然年久荒廢,但是每年都有人來祭祀,表達對先祖的敬仰之情。最近,父子之間爭奪天下,不相信世間還有讓位的君主。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祖國的廟宇荒廢了很久,
每年都會有人來祭祀。
最近,父子爭奪天下,
不相信會有讓位的君王。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襲美泰伯廟的景象展示了對祖國的懷念和對祖先的敬仰之情。荒廢的廟宇仍然吸引著人們前來祭祀,體現了先輩與后代之間的紐帶和傳承。詩人隱喻祖國的荒廢與當時政治亂象下父子爭奪權力的情況,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人類社會追求和平與秩序的希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襲美泰伯廟的景象,通過對廟宇的描述將讀者的思緒引向祭祀儀式和民族的傳統。詩人將廟宇的荒廢與父子之間爭奪天下的情形相對照,顯露出對當時社會政治亂象的擔憂和對國家統一的期待。通過詩人對廟宇和政治現實的描繪,詩詞展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社會秩序的呼喚。
整首詩詞以簡明扼要的語言傳達了作者深深的憂國憂民之情。荒廢的廟宇象征著國家的衰退,而父子爭奪天下則反映了社會的混亂。通過對這兩個不同的情景進行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國家榮光的向往和對和平穩定的渴求。詩中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當時亂世的辯證思考和對理想國家的期待,具有深刻的詩意和社會意義。
“邇來父子爭天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í měi tài bó miào
和襲美泰伯廟
gù guó chéng huāng dé wèi huāng, nián nián jiāo diàn shī zhōng táng.
故國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濕中堂。
ěr lái fù zǐ zhēng tiān xià, bù xìn rén jiān yǒu ràng wáng.
邇來父子爭天下,不信人間有讓王。
“邇來父子爭天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