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白云棲半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暮白云棲半間”全詩
白云朝出天際去,若比老僧猶未閑。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山中僧》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僧
手關一室翠微里,
日暮白云棲半間。
白云朝出天際去,
若比老僧猶未閑。
譯文:
在青山深處的廟宇中,
手中的門扉關得密不透風。
夜幕降臨,白云悄然棲息,
細看,只有半間房內靜謐。
黎明時分,白云重新啟程,
仿佛告誡這位老僧還未能閑適。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山中僧人的生活情景。他生活在一所廟宇內,室內幽靜宜人,白天他忙于修行,日暮時分,白云逐漸聚集在廟宇周圍。夜幕降臨,白云停在半空,仿佛在觀察這位僧人的修行。到了黎明時分,白云再次離開,像是在提醒老僧還未能閑適。這首詩以山中僧人的生活為背景,通過描繪白云的動態,表達了一種人與自然的默契和對修行的思考。
賞析:《山中僧》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山中僧人的生活狀態,通過描繪白云的變化,傳達了一種靜謐與思考的意境。詩中嵌套的對比,將白云與僧人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種隱喻的意象。白云象征著人世間的繁華與紛擾,而僧人則代表著修行的心境與追求。白云的離開,暗示了外界的誘惑與干擾,而老僧“猶未閑”則提醒了我們修行之路的艱辛。整首詩以意境深沉、抒發真摯的筆觸,折射出了作者對修行的深思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尋。詩中的山水與人事融合在一起,展示了唐代詩人對自然與人性的獨特感悟。
“日暮白云棲半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sēng
山中僧
shǒu guān yī shì cuì wēi lǐ, rì mù bái yún qī bàn jiān.
手關一室翠微里,日暮白云棲半間。
bái yún cháo chū tiān jì qù, ruò bǐ lǎo sēng yóu wèi xián.
白云朝出天際去,若比老僧猶未閑。
“日暮白云棲半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