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此身猶苦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有此身猶苦患”全詩
酒后只留滄海客,香前唯見紫陽君。
近年已絕詩書癖,今日兼將筆硯焚。
為有此身猶苦患,不知何者是玄纁.
分類:
《酬襲美先見寄倒來韻》張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回應襲美先生寄來的倒來韻
尋找質疑天意喪失了這樣的文章,故選擇茅峰寄去與白云。酒后只留下滄海里的客人,香前唯有紫陽君。近年來已經戒除了詩書的癖好,今日還要將筆硯燒毀。為了有這種身份,仍然痛苦不已,不知道什么才是玄纁。
詩意:
這首詩以自述的方式寫出了詩人在現實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種種困境和矛盾。詩人不斷尋思,懷疑著人生的意義和天意,他甚至選擇了隱居的山林,與世隔絕。然而,他卻意識到自己的孤獨和苦悶,并在酒后感到一種無法逃避的現實。他明白自己已經失去了寫作的熱情,不再陶醉于詩書之中,因此決定焚燒筆硯,徹底釋放自己。然而,他又捫心自問,面對這樣的處境又該如何應對,他陷入了困惑與糾結之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苦悶,同時也觸及了人們普遍關心的人生問題。詩人通過對自身經歷的描寫,抒發了對現實生活的痛苦和無奈,以及對詩書與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人在句句詩詞中透露出一份無法言表的憂傷和迷茫,令讀者感同身受。 他將自己與滄海客、紫陽君相對比,暗示了自己獨特的境遇和身份,然而他對此感到苦悶。詩人曾是詩書的狂熱愛好者,但近年卻已不再如此,這是他內心無法擺脫的痛苦。最后兩句“為有此身猶苦患,不知何者是玄纁”,更是對自己矛盾心理的吶喊。詩人對真理和命運的追問,使整首詩充滿了哲學色彩。通過對自身內在掙扎和外在紛擾的描寫,詩人展現了對生命的思考與追求。
“為有此身猶苦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xí měi xiān jiàn jì dào lái yùn
酬襲美先見寄倒來韻
xún yí tiān yì sàng sī wén, gù xuǎn máo fēng jì bái yún.
尋疑天意喪斯文,故選茅峰寄白云。
jiǔ hòu zhǐ liú cāng hǎi kè,
酒后只留滄海客,
xiāng qián wéi jiàn zǐ yáng jūn.
香前唯見紫陽君。
jìn nián yǐ jué shī shū pǐ, jīn rì jiān jiāng bǐ yàn fén.
近年已絕詩書癖,今日兼將筆硯焚。
wèi yǒu cǐ shēn yóu kǔ huàn, bù zhī hé zhě shì xuán xūn.
為有此身猶苦患,不知何者是玄纁.
“為有此身猶苦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