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時憔悴青衿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去時憔悴青衿在”出自唐代司空圖的《頃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動留題》,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qù shí qiáo cuì qīng jīn zài,詩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去時憔悴青衿在”全詩
《頃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動留題》
去時憔悴青衿在,歸路凄涼絳帳空。
無限酬恩心未展,又將孤劍別從公。
無限酬恩心未展,又將孤劍別從公。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頃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動留題》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頃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動留題》是唐代司空圖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從前追隨恩主的艱辛,以及自己孤劍歸去的情景。
詩中第一句“去時憔悴青衿在”描繪了作者在隨同恩主出征時的疲憊和憂愁。第二句“歸路凄涼絳帳空”暗示了當恩主不在時,歸途的凄涼和空蕩的情景。第三句“無限酬恩心未展”表達了作者對恩主的感激之情,但卻無法找到合適的方式來回報。最后一句“又將孤劍別從公”表明了作者選擇了獨自離開恩主,把劍留在公主哪里。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恩主的感激之情,同時也透露出一種無奈和孤寂的情緒。通過描繪隨從恩主的困苦和回歸時的凄涼,詩中表現了作者對恩主的尊敬和感動之情,同時也折射出唐代士人忠誠、孤獨的境遇。
“去時憔悴青衿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ǐng nián péi ēn dì fù gān táng zhī zhào gǎn dòng liú tí
頃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動留題
qù shí qiáo cuì qīng jīn zài, guī lù qī liáng jiàng zhàng kōng.
去時憔悴青衿在,歸路凄涼絳帳空。
wú xiàn chóu ēn xīn wèi zhǎn, yòu jiāng gū jiàn bié cóng gōng.
無限酬恩心未展,又將孤劍別從公。
“去時憔悴青衿在”平仄韻腳
拼音:qù shí qiáo cuì qīng jīn zài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去時憔悴青衿在”的相關詩句
“去時憔悴青衿在”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去時憔悴青衿在”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去時憔悴青衿在”出自司空圖的 《頃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動留題》,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