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張儀更入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要張儀更入秦”全詩
一行萬里纖塵靜,可要張儀更入秦。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寄王贊學》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王贊學》是唐代司空圖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詩人的志向和人生態度。
黃卷不關兼濟業,青山自保老閑身。
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黃卷指的是官員履職和行政事務的文案,兼濟業指的是為官之事。詩人表示他不關心功名事業,青山倒是能夠保護自己的老壽身。這里的青山可以理解為退隱之地,表示詩人傾向于退隱山野,過上寧靜的生活。
一行萬里纖塵靜,可要張儀更入秦。
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仕途的堅持和追求。詩人表示即使在長途旅行中也能保持內心的寧靜,但是他仍然希望像張儀那樣重返秦國。張儀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他廢棄了官位一度遠離朝廷,但最終再次進入秦國,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這里詩人用張儀作為自己的榜樣,表達了他對再次投身仕途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追求。詩人將個人追求置于功名利祿之上,對仕途的追求不是他不關心,而是他對權勢和名利的冷漠態度。他更希望能夠過上寧靜的生活,同時對于追求仕途仍然懷有一定的渴望,并以張儀為榜樣,表示自己仍對再次投身仕途抱有期望。整首詩詞通過對比和對立描繪了詩人的冷靜與矛盾心理,展現了一種灑脫不羈的生活態度。
“可要張儀更入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áng zàn xué
寄王贊學
huáng juǎn bù guān jiān jì yè, qīng shān zì bǎo lǎo xián shēn.
黃卷不關兼濟業,青山自保老閑身。
yī xíng wàn lǐ xiān chén jìng, kě yào zhāng yí gèng rù qín.
一行萬里纖塵靜,可要張儀更入秦。
“可要張儀更入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