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全在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出處全在人”全詩
謂言骨肉親,中門如異域。
出處全在人,路亦無通塞。
門前兩條轍,何處去不得。
分類: 行路難
作者簡介(聶夷中)
聶夷中,字坦之,河東人,一說為河南人。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華陰尉。到任時,除琴書外,身無余物。其詩語言樸實,辭淺意哀。不少詩作對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進行了深刻揭露,對廣大田家農戶的疾苦則寄予極為深切的同情。代表作有《詠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發鄴北經古城》、《雜怨》等,其中以《詠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流傳最廣(《田家二首》(其二)后人多認定為李紳的作品,故不提)。
《行路難》聶夷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行路難》
中文譯文:行走在路上的困難,
就像中國這個國家對夷狄一樣。
說骨肉親如中國人一樣,
中門卻像在異域一樣。
出處是由人所造成的,
道路也沒有暢通無阻。
門前有兩條車轍,
到哪里都難以抵達。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行路的困難,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所處的際遇和境遇的無奈和痛苦之情。詩人用夷狄和中國作為對比,來突顯中國地位高于夷狄的身份和地位。詩中的“中門如異域”一句,體現了當時夷狄與中國人之間存在的隔閡和民族間的差異。詩中還借用了“行路難”的意象,抒發了詩人面對困境的無助和無路可走的心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意象鮮明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困境和無助的畫面。通過對夷狄和中國之間的對比,以及對行路難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于社會和時代的痛苦和無奈,同時也展現了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整首詩詞情感飽滿,寓意深遠,給人以深思。
“出處全在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lù nán
行路難
mò yán xíng lù nán, yí dí rú zhōng guó.
莫言行路難,夷狄如中國。
wèi yán gǔ ròu qīn, zhōng mén rú yì yù.
謂言骨肉親,中門如異域。
chū chù quán zài rén, lù yì wú tōng sāi.
出處全在人,路亦無通塞。
mén qián liǎng tiáo zhé, hé chǔ qù bù dé.
門前兩條轍,何處去不得。
“出處全在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