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妃揮涕竹成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靈妃揮涕竹成紋”全詩
不知精魄游何處,落日瀟湘空白云。
《詠史詩·湘川》胡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史詩·湘川》
虞舜南捐萬乘君,
靈妃揮涕竹成紋。
不知精魄游何處,
落日瀟湘空白云。
中文譯文:
唐朝文人胡曾《詠史詩·湘川》:
虞舜南方辭別王位,
靈妃流著眼淚將竹竿蘸上,
留下痕跡。
不知道他的精神在哪里游蕩,
夕陽下的湘江空空蕩蕩,只有白色的云。
詩意和賞析:
《詠史詩·湘川》是一首關于古代傳說中的帝王虞舜的詩。在這首詩中,胡曾將虞舜南下離開王位的情景描繪得凄美動人。
詩的開頭,“虞舜南捐萬乘君”,表達了虞舜舍棄權位與尊榮的決定,他主動放棄了統治者的地位,選擇了追求內在的精神境界。這種超凡脫俗的品格使得他被人景仰和懷念。
接著,詩中描述了虞舜的靈妃揮涕竹成紋的細節。靈妃對虞舜的離去感到悲痛,用淚水沾濕了竹竿,所留下的淚痕如同紋樣一般,伴隨著靈妃的悲傷成為了一種永恒的印記。這里的“竹成紋”一方面是對靈妃愛情的象征,也可以理解為對虞舜離去的無盡思念。
最后兩句“不知精魄游何處,落日瀟湘空白云”,表達了詩人對虞舜去向的不解和對他的思念之情。虞舜的離去,使得瀟湘烏云密布,夕陽下的湘江顯得異常空曠。詩人將湘江作為表達情感的背景,通過寫景描繪出了他對虞舜命運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凄美的意象,抒發了對虞舜離位選擇和靈妃真情的敬佩和追思之情。同時也通過對湘江與夕陽的描寫,表達了對虞舜命運的思考意味。這首詩通過歷史事件的描述,展示了詩人的感慨與情思,給人以深思與遐思。
“靈妃揮涕竹成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shǐ shī xiāng chuān
詠史詩·湘川
yú shùn nán juān wàn shèng jūn, líng fēi huī tì zhú chéng wén.
虞舜南捐萬乘君,靈妃揮涕竹成紋。
bù zhī jīng pò yóu hé chǔ, luò rì xiāo xiāng kòng bái yún.
不知精魄游何處,落日瀟湘空白云。
“靈妃揮涕竹成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