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瓦雨聲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著瓦雨聲繁”全詩
無酒能消夜,隨僧早閉門。
照墻燈焰細,著瓦雨聲繁。
漂泊仍千里,清吟欲斷魂。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冬夜泊僧舍》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夜泊僧舍
江東寒近臘,野寺水天昏。
無酒能消夜,隨僧早閉門。
照墻燈焰細,著瓦雨聲繁。
漂泊仍千里,清吟欲斷魂。
譯文:
冬夜停泊在僧舍
江東的寒意逼近臘月,荒野寺廟中水天交昏。
沒有酒可以消磨夜晚,跟隨僧侶一同早早關閉門戶。
照墻上的燈光微細,雨點打在瓦片上聲音繁密。
飄泊的心依然漂亮千里,愉快的吟唱幾乎快要斷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冬夜停泊在僧舍的場景。冬天里,江東的寒氣逐漸逼近臘月,整個野外寺廟中的天空都顯得朦朧不清。在這樣的夜晚里,作者沒有酒可以喝,只能跟隨僧人一同早早就閉上門戶。寺廟里的燈火映照在墻上微細的光芒,雨點打在瓦片上發出細密的聲響。盡管心靈仍然在漂泊,但是作者卻幾乎快要因為愉快的吟唱而斷魂。整首詩以簡練清秀的語言描繪了僧舍的寂靜和冬夜的蕭瑟,通過細膩的形象描寫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情感。
“著瓦雨聲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yè pō sēng shè
冬夜泊僧舍
jiāng dōng hán jìn là, yě sì shuǐ tiān hūn.
江東寒近臘,野寺水天昏。
wú jiǔ néng xiāo yè, suí sēng zǎo bì mén.
無酒能消夜,隨僧早閉門。
zhào qiáng dēng yàn xì, zhe wǎ yǔ shēng fán.
照墻燈焰細,著瓦雨聲繁。
piāo bó réng qiān lǐ, qīng yín yù duàn hún.
漂泊仍千里,清吟欲斷魂。
“著瓦雨聲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