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儀通外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律儀通外學”全詩
煙景隨人別,風姿與物閑。
貫花留靜室,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云意,悠悠天地間。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送道上人游方》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送道上人游方,禮儀通外學,詩思進入玄關。
煙景隨著人離別,風姿與事物閑適。
貫花留在靜室中,咒水穿過空山。
誰能理解浮云的意境,悠悠地在天地間飄蕩。
詩意:
這首詩是方干送別一位道士的作品。詩中反映了道士修行的情景。詩人將道士修行的律儀與外界學問相結合,體現了修道者學習外界知識的重要性。描繪了離別時煙景隨人遠去的情景,表達了離別的傷感。風姿與物閑適,形容道士遠離塵囂,與自然和諧相處。詩人通過貫花留在靜室,咒水度過空山等形象描寫,表達了道士修行的隱逸和超脫塵世的境界。最后的兩句表達了浮云的意境無人能夠理解,寓意修道者的超然境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道士修行的境界,并通過自然景物傳達出退隱和超脫塵世的情感。詩人通過對煙景、風姿和貫花留靜室的生動描寫,給人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最后的兩句表達了人的心境與浮云的意境相似,都是難以被他人理解。整首詩雖然篇幅不長,但傳遞出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律儀通外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ào shàng rén yóu fāng
送道上人游方
lǜ yí tōng wài xué, shī sī rù xuán guān.
律儀通外學,詩思入玄關。
yān jǐng suí rén bié, fēng zī yǔ wù xián.
煙景隨人別,風姿與物閑。
guàn huā liú jìng shì, zhòu shuǐ dù kōng shān.
貫花留靜室,咒水度空山。
shuí shí fú yún yì, yōu yōu tiān dì jiān.
誰識浮云意,悠悠天地間。
“律儀通外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