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亦是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憂亦是禪”全詩
多病長留藥,無憂亦是禪。
支床移片石,舂粟引高泉。
盡愿求心法,逢誰即擬傳。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贈中岳僧》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中岳僧》
坐來叢木大,誰見入巖年。
多病長留藥,無憂亦是禪。
支床移片石,舂粟引高泉。
盡愿求心法,逢誰即擬傳。
譯文:
坐在叢林之中,茂盛的樹木遮蔽,誰能知曉我進入這個巖洞中的歲月。
常年疾病困擾,但在藥物中逗留,無憂無慮亦是一種禪修。
用石頭做移動架床,用石磨舂糧引引高山泉水。
盡可能地尋求心法,無論遇見誰都愿意傳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中岳僧侶的生活狀態和修行心境。作者首先描繪了僧侶在叢林中坐著的場景,叢林茂密,使得僧侶的修行和歸隱有了一種安靜祥和的感覺。作者提到僧侶經歷了多年的疾病困擾,但他在藥物中逗留,無憂無慮地修行禪修。這表明僧侶具有一種平和從容的心態,能夠在身體疾病的困擾中尋求內心的寧靜。
接下來,作者描述了僧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如用石頭做移動的架床、用石磨舂糧,并引用高山泉水。這些描寫展示了僧侶節儉簡樸的生活方式,同樣也呼應了禪修的理念,盡可能地減少對物質的依賴。
最后,作者提到僧侶追求心法,欲將所學的心法傳授給遇到的每一個人。這表明僧侶渴望與別人分享修行的經驗和內心的安寧。
整首詩流露出一種淡泊寧靜、心懷坦然的禪修心境,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分享和幫助他人的善良愿望。
“無憂亦是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zhōng yuè sēng
贈中岳僧
zuò lái cóng mù dà, shuí jiàn rù yán nián.
坐來叢木大,誰見入巖年。
duō bìng zhǎng liú yào, wú yōu yì shì chán.
多病長留藥,無憂亦是禪。
zhī chuáng yí piàn shí, chōng sù yǐn gāo quán.
支床移片石,舂粟引高泉。
jǐn yuàn qiú xīn fǎ, féng shuí jí nǐ chuán.
盡愿求心法,逢誰即擬傳。
“無憂亦是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