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月明空所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落月明空所思”全詩
酒闌夢覺不稱意,花落月明空所思。
長恐病侵多事日,可堪貧過少年時。
斗雞走狗五陵道,惆悵輸他輕薄兒。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所思(一作西上)》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所思(一作西上)
西上青云未有期,
東歸滄海一何遲。
酒闌夢覺不稱意,
花落月明空所思。
長恐 病侵多事日,
可堪貧過少年時。
斗雞走狗五陵道,
惆悵輸他輕薄兒。
中文譯文:
朝向西邊,一直向著青云飛去,但卻無定期將達到目的地。
回到東方的滄海,卻拖延了很長時間。
酒席上,夢醒后卻不感到滿意,
花謝月明之時,我空想著未來。
長久以來,我擔心疾病侵襲,導致事務繁忙,
貧窮已超過了年輕時的日子。
在斗雞和走狗的五陵道上,
我懊悔輸給那輕浮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羅隱的無奈和感嘆之情。詩人朝著西邊的青云飛去,但卻不知何時能夠達到目的地,回到東方的滄海卻拖延了很長時間,這體現了詩人對于人生路途的無奈和遲滯感。
在酒席上,雖然可以暫時疏忽憂慮,但當夢醒后卻覺得不稱心,體現了詩人對于享樂的反思和不滿足。
詩中呈現了花謝月明的景象,詩人在其中感嘆自身的孤獨與思念之情。長久以來,詩人擔心疾病侵襲,導致日常事務繁忙,貧窮已超過了年輕時的日子,體現了詩人對于未來的擔憂和對于現實境遇的無奈。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斗雞和走狗之間的迷惘和痛惜,他感到懊悔輸給那些輕浮不真誠的人,對于這樣的人和境遇感到無奈和惆悵。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的心境和境遇,抒發了對于人生的無奈與感嘆,寄托了內心的思考和思念之情。
“花落月明空所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ǒ sī yī zuò xī shàng
所思(一作西上)
xī shàng qīng yún wèi yǒu qī, dōng guī cāng hǎi yī hé chí.
西上青云未有期,東歸滄海一何遲。
jiǔ lán mèng jué bù chēng yì,
酒闌夢覺不稱意,
huā luò yuè míng kōng suǒ sī.
花落月明空所思。
zhǎng kǒng bìng qīn duō shì rì, kě kān pín guò shào nián shí.
長恐病侵多事日,可堪貧過少年時。
dòu jī zǒu gǒu wǔ líng dào, chóu chàng shū tā qīng bó ér.
斗雞走狗五陵道,惆悵輸他輕薄兒。
“花落月明空所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