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息是蓬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棲息是蓬蒿”全詩
漢妃金屋遠,盧女杏梁高。
野迥雙飛急,煙晴對語勞。
猶勝黃雀在,棲息是蓬蒿。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燕》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不必嫌漂露,何妨養羽毛。
漢妃金屋遠,盧女杏梁高。
野迥雙飛急,煙晴對語勞。
猶勝黃雀在,棲息是蓬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對燕子在自由自在地飛翔的情景。詩人羅隱以燕子為隱喻,表達了自由的態度。
詩中有兩個對比,第一個對比是“漢妃金屋遠,盧女杏梁高”。漢妃和盧女分別代表皇帝的妃子和貴族的女子,她們都身處高樓大廈中,享有財富和地位,卻缺乏自由。而燕子則可以自由地在天空中飛翔。
第二個對比是“野迥雙飛急,煙晴對語勞。猶勝黃雀在,棲息是蓬蒿”。燕子在野外飛行,迅速而自由,與伙伴共同探索世界,相對于黃雀棲息在蓬蒿上,顯得更加自由。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和獨立精神的向往。詩人以燕子為比喻,表達了詩人自身的愿望和追求,讓讀者感受到自由的美好和珍貴。整首詩簡潔明了,通過對比描繪了燕子自由飛翔的形象,形成了一幅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畫面。
“棲息是蓬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燕
bù bì xián piào lù, hé fáng yǎng yǔ máo.
不必嫌漂露,何妨養羽毛。
hàn fēi jīn wū yuǎn, lú nǚ xìng liáng gāo.
漢妃金屋遠,盧女杏梁高。
yě jiǒng shuāng fēi jí, yān qíng duì yǔ láo.
野迥雙飛急,煙晴對語勞。
yóu shèng huáng què zài, qī xī shì péng hāo.
猶勝黃雀在,棲息是蓬蒿。
“棲息是蓬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