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中空換子孫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塵中空換子孫非”全詩
仙壇丹灶靈猶在,鶴駕清朝去不歸。
晉末幾遷陵谷改,塵中空換子孫非。
松花落盡無消息,半夜疏鐘徹翠微。
分類:
《鄧表山》鄭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鄧表山》是鄭啟創作的一首詩,詩人以山脈的壯麗景觀來表達對光陰流逝、時光無常的感慨。
白日三清此上時,
觀開山下彩云飛。
仙壇丹灶靈猶在,
鶴駕清朝去不歸。
晉末幾遷陵谷改,
塵中空換子孫非。
松花落盡無消息,
半夜疏鐘徹翠微。
詩詞描繪了鄧表山的美麗景色,山上的彩云飛翔,仙壇和丹灶仍然存在,但鶴車卻不再返回。這里提到了晉末時期的變遷,陵谷經歷了多次改變,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但子孫們已不再關心這些。松花的飄落沒有留下任何消息,只有在半夜的寂靜里,稀疏的鐘聲才能打破寧靜。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白晝崇山七彩翩,
凝望山下云彩飛。
神壇上殿依然在,
丹灶中靈魂不歸。
轉眼多次遷陵谷,
塵封無人心追隨。
松花落盡無消息,
靜夜疏鐘籠琉璃。
詩意:
《鄧表山》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事物的無常的感慨。山脈壯麗的景色是穩定不變的,但仙壇和丹灶的靈魂已無處可歸。時光荏苒,曾經的榮耀與變遷已經模糊不清,子孫們不再關注。生命無常,松花的飄落沒有留下任何消息,只有在深夜的寧靜里,疏朗的鐘聲才能將人們喚醒。
賞析:
《鄧表山》以山脈為背景,通過描繪山的景色,表達了生命的無常和時光的流逝。詩中運用了寫景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通過描繪山上的神圣仙壇、靈動的景象和人們的無所知,營造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這種感覺反映了人們對生命的渺小和時間的匆忙的思考,呈現出一種哲思與感慨的情感。整首詩思想深刻,給人以沉思和共鳴,同時展現了唐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敬畏和思考。
“塵中空換子孫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èng biǎo shān
鄧表山
bái rì sān qīng cǐ shàng shí, guān kāi shān xià cǎi yún fēi.
白日三清此上時,觀開山下彩云飛。
xiān tán dān zào líng yóu zài,
仙壇丹灶靈猶在,
hè jià qīng cháo qù bù guī.
鶴駕清朝去不歸。
jìn mò jǐ qiān líng gǔ gǎi, chén zhōng kōng huàn zǐ sūn fēi.
晉末幾遷陵谷改,塵中空換子孫非。
sōng huā luò jǐn wú xiāo xī, bàn yè shū zhōng chè cuì wēi.
松花落盡無消息,半夜疏鐘徹翠微。
“塵中空換子孫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