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代名方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異代名方振”全詩
吾子雖言命,鄉人懶讀書。
煙舟撐晚浦,雨屐剪春蔬。
異代名方振,哀吟莫廢初。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聞進士許彬罷舉歸睦州悵然懷寄》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進士許彬罷舉歸睦州悵然懷寄》是鄭谷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歸到桐廬老舊住處,
又垂老年繼續樵漁。
雖然吾子擁有官職,
鄉人卻懶得讀書。
雨后,煙舟擺動在晚晴的河港,
挨著雨水,穿著草屐揀春天的蔬菜。
另外的時代有名士興起,
欺負別人喪失一絲初創的哀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許彬辭去進士的職位回到故鄉睦州的感慨以及對鄉人缺乏學習的懶散態度的不滿。詩人通過描繪桐廬的景象、鄉間的生活和對異代名士的嘲諷,表達了對于現實的深深悵惘和對于鄉親們不肯自勵的失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感嘆,展示了作者對自己、對鄉人和對時代的苦思和迷惘。首先,詩人通過桐廬的歸宿,老年的樵漁生活和虛擬的鄉人,對自身的境況進行了反思。其次,詩人通過描繪雨后煙舟撐動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環境的變遷和生活的艱辛。最后,詩人對于時代的評判和對于名士的嘲弄彰顯了作者深沉的思索。整篇詩詞抒發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于現實的痛苦感,以及對于鄉親們不肯努力學習的失望。
“異代名方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jìn shì xǔ bīn bà jǔ guī mù zhōu chàng rán huái jì
聞進士許彬罷舉歸睦州悵然懷寄
tóng lú guī jiù lú, chuí lǎo fù qiáo yú.
桐廬歸舊廬,垂老復樵漁。
wú zi suī yán mìng, xiāng rén lǎn dú shū.
吾子雖言命,鄉人懶讀書。
yān zhōu chēng wǎn pǔ, yǔ jī jiǎn chūn shū.
煙舟撐晚浦,雨屐剪春蔬。
yì dài míng fāng zhèn, āi yín mò fèi chū.
異代名方振,哀吟莫廢初。
“異代名方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