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聞歸路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聞歸路絕”全詩
愁髯霜颯颯,病眼淚昏昏。
孤館秋聲樹,寒江落照村。
更聞歸路絕,新寨截荊門。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奔避》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奔避》是唐代詩人鄭谷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深沉,表達了詩人離故鄉奔走流浪的心情。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奔避投人遠,漂離易感恩。
我四處輾轉,離開鄉土,越來越容易使人忘恩負義。
愁髯霜颯颯,病眼淚昏昏。
我憂慮沉重,胡須上已有霜,我患病的眼睛時常含淚。
孤館秋聲樹,寒江落照村。
我獨自住在鄉村的旅館里,秋風吹過樹葉發出聲響,夕陽映照在寒冷的江水上。
更聞歸路絕,新寨截荊門。
我聽說回家的道路已經被斷絕,新的村寨圍堵著荊棘之門。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流離失所的心情,寄托了他對故鄉的思戀。通過敘述他的離散經歷、身體的不適以及回鄉的困難,暗示了他對家園的留戀之情。詩人采用了精準的描寫,通過渲染孤獨、苦悶和無助的場景,傳達了一種對家園的情感上的呼喚。
整首詩采用了押韻的五言絕句形式,意境凄涼悲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同時也展現了唐代流亡詩歌的社會背景。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詩人的真實感受,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更聞歸路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ēn bì
奔避
bēn bì tóu rén yuǎn, piào lí yì gǎn ēn.
奔避投人遠,漂離易感恩。
chóu rán shuāng sà sà, bìng yǎn lèi hūn hūn.
愁髯霜颯颯,病眼淚昏昏。
gū guǎn qiū shēng shù, hán jiāng luò zhào cūn.
孤館秋聲樹,寒江落照村。
gèng wén guī lù jué, xīn zhài jié jīng mén.
更聞歸路絕,新寨截荊門。
“更聞歸路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