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園寥落近滄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園寥落近滄波”全詩
知己凋零垂白發,故園寥落近滄波。
酒醒蘚砌花陰轉,病起漁舟鷺跡多。
深入富春人不見,閑門空掩半庭莎。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寄贈孫路處士》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杜甫一生的詩詞何等之多,他的詩名傳遍了世界,就是他也覺得自己詩名更勝誰人呢?他曾向孫處士寄過一首詩,表達了自己平生的詩名得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回到故鄉東吳,過上自己想要的老年生活。然而,他的知己都已經凋零,他回到故園之后發現故園寂寥荒蕪,臨近的滄波波濤洶涌,與他的孤獨形成對比。
當他醉酒醒來,發現花陰已經轉移,蘚砌已經覆蓋,一切都在改變,而他自己身體狀況也不佳,病魔纏身。他安康時,喜歡釣魚,但是現在身體不好,釣魚的機會更多,卻少了鷺鳥的停駐。他深入到了富春山水之間,但是沒有遇到熟人,只有空掩的門和半庭的莎草。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名譽的不以為意,他更在乎的是故園的變化和自己身體的健康。詩中的景象逼近了詩人的老年命運,孤寂蕭瑟。
詩詞的中文譯文:
平生詩譽更誰過,
一生的詩名更勝誰人呢?
歸老東吳命若何。
回到故鄉東吳,老年的命運如何。
知己凋零垂白發,
親密的朋友都已凋零,詩人也已年老滿頭白發。
故園寥落近滄波。
故園已荒蕪,臨近的滄波波濤洶涌。
酒醒蘚砌花陰轉,
酒醒時,蘚砌的花陰轉移。
病起漁舟鷺跡多。
病發時,漁舟上鷺鳥的蹤跡更多。
深入富春人不見,
深入到富春之間,卻沒有遇到熟人。
閑門空掩半庭莎。
空掩的門和半庭的莎草。
詩意和賞析:
這是一首寄情于故鄉和自然的詩,詩人表達了對自己名譽的不在乎,他更關心故園的變故和自身的健康。他描述了自己年老的心情和身體的衰敗,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無奈。
詩人對故園的表達是深情深意的,他深深感受著故園的寥落和近滄波的狀態,傳達出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和痛苦之感。他對于故園的描繪,充滿了淡淡的愁情。
整首詩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幻,以及詩人對自己命運和故鄉的思考。通過寄托于故鄉和自然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感嘆和思考,情感深沉而真切,令人感到淡淡的愁緒。
“故園寥落近滄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èng sūn lù chǔ shì
寄贈孫路處士
píng shēng shī yù gèng shuí guò, guī lǎo dōng wú mìng ruò hé.
平生詩譽更誰過,歸老東吳命若何。
zhī jǐ diāo líng chuí bái fà,
知己凋零垂白發,
gù yuán liáo luò jìn cāng bō.
故園寥落近滄波。
jiǔ xǐng xiǎn qì huā yīn zhuǎn, bìng qǐ yú zhōu lù jī duō.
酒醒蘚砌花陰轉,病起漁舟鷺跡多。
shēn rù fù chūn rén bú jiàn, xián mén kōng yǎn bàn tíng shā.
深入富春人不見,閑門空掩半庭莎。
“故園寥落近滄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