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奠鶯啼殘漏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奠鶯啼殘漏在”全詩
高情唯怕酒不滿,長逝可悲花正開。
曉奠鶯啼殘漏在,風幃燕覓舊巢來。
杜陵芳草年年綠,醉魄吟魂無復回。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吊故禮部韋員外序》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吊故禮部韋員外序》這首詩詞是唐代鄭谷寫的。詩詞描繪了一個離別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懷念之情。
臘雪初晴花舉杯,
便期攜手上春臺。
高情唯怕酒不滿,
長逝可悲花正開。
曉奠鶯啼殘漏在,
風幃燕覓舊巢來。
杜陵芳草年年綠,
醉魄吟魂無復回。
這首詩詞以冬天的臘雪初晴為背景,描述了詩人與故友相聚的場景。詩人借酒言歡,期待故友能夠和他一起上春臺游覽。詩人表達了自己的高情雅致,擔心酒不夠,也表達了對逝去的歲月和故友的惋惜之情。
第二節描述了離別后的情景。清晨的時候,詩人在念帖(古代喪事中祭奠亡者的儀式)時聽到鶯啼聲,感覺時光已經過去,故友已經離世。春天到來時,風簾搖擺,燕子回來尋找舊巢,這里象征著人生中舊事重現。詩人感嘆時間過去,逝去的風景和故友已經無法回來。
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故友的懷念之情,通過描寫自然景觀來增加離別的情緒。在詩詞中,酒既代表友誼和歡樂,也暗示了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整首詩詞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離別的思考和感嘆,讓人感受到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
“曉奠鶯啼殘漏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ào gù lǐ bù wéi yuán wài xù
吊故禮部韋員外序
là xuě chū qíng huā jǔ bēi, biàn qī xié shǒu shàng chūn tái.
臘雪初晴花舉杯,便期攜手上春臺。
gāo qíng wéi pà jiǔ bù mǎn,
高情唯怕酒不滿,
cháng shì kě bēi huā zhèng kāi.
長逝可悲花正開。
xiǎo diàn yīng tí cán lòu zài, fēng wéi yàn mì jiù cháo lái.
曉奠鶯啼殘漏在,風幃燕覓舊巢來。
dù líng fāng cǎo nián nián lǜ, zuì pò yín hún wú fù huí.
杜陵芳草年年綠,醉魄吟魂無復回。
“曉奠鶯啼殘漏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