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君應見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唯君應見念”全詩
班雖沾玉筍,香不近金爐。
雨露瞻雙闕,煙波隔五湖。
唯君應見念,曾共伏青蒲。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偶懷寄臺院孫端公棨》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懷寄臺院孫端公棨》是唐代詩人鄭谷所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雖然才華不高,但是仍然安于自己的道路,不與困難為伍。
別人也許沾沾自喜于玉筍,但是我卻不觸摸金爐的香氣。
我仰望著雨露洗滌著的皇宮,煙波正在湖水上舒展。
只有你,會想起我,我們曾經一起躺在青蒲草的陰涼下。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鄭谷的境遇和情感。詩人坦言自己才華不高,但仍然堅守信念,不以功名富貴為追求。他暗示自己的境遇較為艱難,生活簡樸而清修。與此同時,他感嘆他與其他人的追求存在區別,象征了他心境的獨特與超然。他仰望皇宮,窺見其中光景;眺望煙波隔湖,內心立下明志。他信任臺院孫端公,相信自己的才華肯定會被看見和理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鄭谷塵世之外的情懷和寄托。詩中的 "才拙道仍孤" 表明了他的才華并不出眾,但他仍堅守自己的道路,不隨波逐流。"班雖沾玉筍,香不近金爐" 這句話以描繪他與世人的不同,他不被外在的物質誘惑所動,堅守自己的原則。雨露洗滌的皇宮、煙波的隔湖,表現了他對于高遠的理想和追求的向往。"唯君應見念,曾共伏青蒲" 這句話表達了他對于臺院孫端公的期待與推崇,也展現了他們之間的情誼和共同理念。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獨立守志、知足常樂的情懷,表達了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和對友情的珍視。這是一首充滿平凡與寧靜的詩,詩人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同時也呼喚著朋友們的關注和思念。
“唯君應見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huái jì tái yuàn sūn duān gōng qǐ
偶懷寄臺院孫端公棨
cái zhuō dào réng gū, wú hé shě diào tú.
才拙道仍孤,無何舍釣徒。
bān suī zhān yù sǔn, xiāng bù jìn jīn lú.
班雖沾玉筍,香不近金爐。
yǔ lù zhān shuāng quē, yān bō gé wǔ hú.
雨露瞻雙闕,煙波隔五湖。
wéi jūn yīng jiàn niàn, céng gòng fú qīng pú.
唯君應見念,曾共伏青蒲。
“唯君應見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仄韻) 去聲十七霰 (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