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松臨砌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蒼松臨砌偃”全詩
振錫傳深谷,翻經想舊臺。
蒼松臨砌偃,驚鹿驀溪來。
內殿評詩切,身回心未回。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次韻和秀上人游南五臺(一作司空圖詩)》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秀上人游南五臺(一作司空圖詩)》是鄭谷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和秀上人游覽南五臺的情景。
中文譯文:
中峰曾到處,題記沒蒼苔。
振錫傳深谷,翻經想舊臺。
蒼松臨砌偃,驚鹿驀溪來。
內殿評詩切,身回心未回。
詩意:
這首詩詞以南五臺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和秀上人游覽南五臺的場景。其中,中峰指的是五臺山的主峰,表明作者曾經到過五臺山的各個地方,但令人遺憾的是,他曾經在這里刻下的詩詞題記已經消失了。振錫傳深谷,翻經想舊臺,描述了在五臺山上修行的僧侶們傳授佛法傳統的情景。蒼松臨砌偃,驚鹿驀溪來,描繪了五臺山附近的自然景色,展現了山林與野獸的和諧共處。內殿評詩切,身回心未回,表達了作者在游覽五臺山的同時,內心仍然對于這里的美景無法忘懷。
賞析:
該詩以五臺山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川景觀、傳統僧侶修行的場景以及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對五臺山的真摯熱愛和對其美景的懷念。詩中的句句情意深沉,娓娓道出了作者與秀上人共游南五臺的情景,以及對這座名山的無盡思念。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于五臺山的敬重之情,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對于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這首詩詞揭示了作者對于自然與人文的融合之美的獨特見解,同時也喚起讀者對于五臺山的向往與敬畏之情。
“蒼松臨砌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xiù shàng rén yóu nán wǔ tái yī zuò sī kōng tú shī
次韻和秀上人游南五臺(一作司空圖詩)
zhōng fēng céng dào chù, tí jì méi cāng tái.
中峰曾到處,題記沒蒼苔。
zhèn xī chuán shēn gǔ, fān jīng xiǎng jiù tái.
振錫傳深谷,翻經想舊臺。
cāng sōng lín qì yǎn, jīng lù mò xī lái.
蒼松臨砌偃,驚鹿驀溪來。
nèi diàn píng shī qiè, shēn huí xīn wèi huí.
內殿評詩切,身回心未回。
“蒼松臨砌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